山西省晋中市昔阳县皋落镇皋落村
地名:皋落村 | 隶属:皋落镇 |
行政代码:140724101200 | 代码前6位:140724 |
行政区域:山西省 | 地理分区:华北地区 |
长途区号:0354 | 邮政编码:030600 |
城乡分类:镇中心区 | 分类代码:121 |
车牌代码:晋K | 行政级别:村 |
远古时期,皋落是个湖泊,沼泽。古人类择山坡、石岩、山沟而居。那时,人口稀少,群居为多,故四周的山上、岩旁多有人居住,有十八个村落之说,靠水旁者则为“皋”,村北皋落山的溢河口最终难以承受久远历史的湖水冲刷而坍塌、决堤,一夜之间湖水流走,则名夜河口,千里汪洋、泥沼落为盆地,故取名皋落至今。
基本介绍:
皋落村是昔阳县古老文明的发祥地,夏商建“洛”国,春秋改国号“赤狄东山皋落氏”,东汉建安二十年为“乐平”始祖。南北朝时期首设“镇”,由镇都大将守兵备御;隋开皇十六年库城置东山县,皋落又设“镇”,由镇将领兵守城,兼治里、党事;金兴定四年正月皋落升“皋州”,州下再复“镇”,辖十八所,以镇将綰军而兼刺史、太守之任;清初,仙游乡昔阳都再复皋落古镇,成为以工商活动为主,在居民区设置的基层行政区域单位。民国三年皋落设皋川乡后,历设县、镇、乡级党政机关单位。1984年8月恢复皋落古镇后,皋落村始终是以工商活动为主的集市贸易中心。
皋落全村1166户,2616口人,耕地面积6820亩,2014年农民人均纯
历史沿革:
历史上皋落村由古洛国,东山皋落氏和皋州州治,治所皋落村。
隋开皇十六年(596)库城置东山县,县下设镇。
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属仙游乡民安都。
清(1644-1911)初“前因兵火之后屡年荒歉”,改属仙游乡昔阳都,恢复皋落古镇,成为以工商活动为主的基层行政区域单位。
民国三年(1914)4月17日乐平县更名为昔阳县,全县分为一镇三乡,皋落置皋川乡。
民国七年改属三区,下辖境内340户,15个自然村。
编
皋落村附近有大寨景区、石马寺、昔阳龙岩大峡谷、颐民公园、昔阳离相寺、昔阳福严寺等旅游景点,有昔阳小米、大寨核桃露、冷香豆腐脑、扁食头脑、油糐凉粉、红枣米糕等特产,有昔阳迓鼓、昔阳拉话、和顺五谷画、左权开花调、牛郎织女传说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