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上伏村 | 隶属:润城镇 |
行政代码:140522102221 | 代码前6位:140522 |
行政区域:山西省 | 地理分区:华北地区 |
长途区号:0356 | 邮政编码:048000 |
城乡分类:镇乡结合区 | 分类代码:122 |
车牌代码:晋E | 行政级别:村 |
古称东、西河阳。因一次沁河暴涨,冲下一座石佛,断为两截,东河阳村民抬回佛上身,西河阳村民抬回下身,故易名为上、下佛。本世纪40年代为书写简便易佛为伏。
2023年11月,山西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上伏村为2023-2025年山西省卫生村。
2022年12月,上伏村被命名为山西省第二批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2020年8月,山西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上伏村为2020—2022周期山西省卫生村。
2019年1月,上伏村入选为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2016年12月,上伏村被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2009年8月,上伏村上榜第三批山西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上伏村,位于沁河的东岸,阳城县东北部,有2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625户人家,1727口人,耕地面积1405亩。现有党员80名,元。有女党员4名。
上伏村古有上伏一条龙言传。沐浴改革开放的春风,映入人们眼帘的是:高楼林立街宽敞,花木葱茏树成行。体育场上雄姿展,公园游人享悠香。夜来明珠一串串,疑是银河落太行。一个很不起眼的农村,成为大名鼎鼎的全国文明村。
上伏村,新农村建设的成果比比皆是:集雕塑、喷泉、假山,花木于一体的总公司综合办公大楼;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活动场地1400平方米的上伏小学综合教学大楼;药房、诊疗、处置、妇幼等医疗条件先进,环境优越的一流卫生所;内设高中档房间
文化旅游:
上伏大庙(第五批省保)时代:明、清地址:阳城县润城镇上伏村上伏大庙,创建年代不详,现存建筑为明清建筑。坐北朝南,北高南低。占地面积约2318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666平方米。共有三庙、五院、
解放初期属二区;合作化时为上伏初级社;1956年转入高级社;1958年公社化时改为上伏管理区;1961年改为上伏大队;1984年改为上伏村村民委员会。
上伏村附近有上伏大庙、皇城相府、郭峪古城、阳城海会寺、蟒河自然保护区、天官王府旅游区等旅游景点,有阳城山茱萸、阳城花椒、阳城桑葚、阳城蚕茧、析城山小米、山西山萸等特产,有皇城重阳习俗、乔氏“法花”陶瓷传统手工技艺、阳城犁镜浇铸技艺、阳城桑蚕习俗、大树秧歌、阳城绵纸制作技艺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