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下伏村 | 隶属:润城镇 |
行政代码:140522102222 | 代码前6位:140522 |
行政区域:山西省 | 地理分区:华北地区 |
长途区号:0356 | 邮政编码:048000 |
城乡分类:镇乡结合区 | 分类代码:122 |
车牌代码:晋E | 行政级别:村 |
古称东、西河阳。因一次沁河暴涨,冲下一座石佛,断为两截,东河阳村民抬回佛上身,西河阳村民抬回下身,故易名为上、下佛。本世纪40年代为书写简便易佛为伏。
下伏村现有人口约1604口人,全村共6个村民小组,农户数604户,党员数61人,共有耕地面积1671亩,人均年收入约为5600元。
“十一五”期间,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支村两委、党员、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在不段进行完善。目前村中主要道路已修建为水泥硬化路;道路两旁种植松柏等树木绿化街道;村口临公路地段两旁草坪绿树美化村庄;村内设有健身器材及凉亭以供村民休闲健身娱乐;与上伏村之间的大桥便利交通。
下伏村根据沁河流域特色城镇规划,党委政府要求,改变居民生活环境,改变村容村貌,决定在村南大街、沁河桥路边修建文化墙,成为了下伏村的标志性景观。在不久的将来,下伏村将
解放初期属二区;合作化时为下伏初级社;1956年转入高级社;1958年公社化时和望川、王村合并为一个管区;1962年分为下伏大队;1984年改为下伏村村民委员会。
下伏村附近有皇城相府、郭峪古城、阳城海会寺、蟒河自然保护区、天官王府旅游区、孙文龙纪念馆等旅游景点,有阳城山茱萸、阳城花椒、阳城桑葚、阳城蚕茧、析城山小米、山西山萸等特产,有皇城重阳习俗、乔氏“法花”陶瓷传统手工技艺、阳城犁镜浇铸技艺、阳城桑蚕习俗、大树秧歌、阳城绵纸制作技艺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