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冯村乡 | 隶属:盐湖区 |
行政代码:140802203 | 代码前6位:140802 |
行政区域:山西省 | 地理分区:华北地区 |
长途区号:0359 | 邮政编码:044000 |
车牌代码:晋M | 行政级别:乡 |
辖区面积:约75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26万人 |
人口密度:约168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3个行政村 |
清朝,慈禧太后南下巡游,一日来到此处,忽觉腹中饥饿,命停轿传膳,不料在下轿时将裙衣挂破,当即令人缝补,从此人们便将此地叫做“缝裙”,后谐音演变为冯村。
慈禧太后(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叶赫那拉氏,咸丰皇帝妃嫔,同治皇帝生母。慈禧太后又称西太后 、那拉太后、老佛爷、孝钦显皇后,辛酉政变后夺权听政,形成“二宫垂帘,亲王议政”的格局,清王朝进入同治中兴时期。光绪皇帝登…… 慈禧详细信息++
基本介绍:
运城市辖乡。1958年属上郭公社,1961年析置冯村公社,1984年建乡。位于市境北部,距市区22.5公里。面积75平方公里,人口2万。安(邑)上(王)公路过境。辖冯村、太方、小张、杨余、东畔、北畔、南畔、燕家卓、景家卓、杜村、新杜、顺郭、郭西庄、新郭、郭店、下郭、东阳、中阳、西阳19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商贸、运输、建筑、建材等。农业主产棉花、小麦。特产铧犁、耙齿。古迹有杜康墓。
历史沿革:
1949年,归安邑县第三区管辖。
1953年5月,废区立乡,冯村乡成立。
1958年与上郭、三路里、王范组成上郭人民公社。
1961年由上郭分出,由境内21个自然村组成冯村人民公社。
1983年属运城市。
1984年改为冯村乡,辖19个村委会,乡政府驻冯村。
2000年8月归运城市盐湖区管辖,下辖19个村民委员会。
据碑文记载该村为汉光武帝大将军冯翼封地,故称冯村。又传说当年慈禧太后西行巡游,一日来到此处,忽觉腹中饥饿,命停轿传膳,不料在下轿时将裙衣挂破,当即令人…[详细]
冯村乡杜村位于鸣条岗上,北临涑水河,西靠冯村,东接新杜村。全村共有5个居民组,438户,1718人,劳力1050人,其中男女比例为4:5。杜村总耕地面…[详细]
新杜村始建于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先前东杜、西杜、中杜统称杜村,因先贤杜康墓地几十棵古柏纠纷,诉讼至安邑县府。经安邑县长调解无效,只好判为另立…[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该村始建时居民多姓张,为与附近的北相镇张村相区别,鉴于占地面积、居住人数均少于北相张村,遂取名小张。…[详细]
太方村古名虞城。据碑文记载,在唐文宗年间,河南南阳府的名士张援,官封山西安邑县令。张援在安邑为官期间,清正廉明,除暴安良,百姓拥戴,名留青史,其死后选…[详细]
燕家卓村位于冯村乡西南边6公里处,南靠安北,西靠北相,紧靠安上路及舜王路,交通便利。全村398户,1692口人,4715亩耕地,党员人数40人,人均收…[详细]
南畔村紧临复旦大街延长线,距离冯村约7公里,全村2个居民组,170户,658人,其中党员23名,耕地面积1665.7亩,主导产业是小麦、桃树、韭菜,人…[详细]
顺郭村位于运城市盐湖区冯村乡以北方向2公里处,紧邻安上路。全村4个居民组,总人口1092人,其中有600余名劳动力,常年外出务工人员达到100余人,务…[详细]
冯村乡郭店村,位于盐湖区冯村乡北端安上路西,全村共有两个居民小组,161户,658口人。支村委5人,党员18人。全村共有2800余亩耕地,其主导产业是…[详细]
郭西庄村处在冯村乡东北4公里处。全村共231户,824人,3个居民组,耕地2600亩地,党员人数20人,全村劳力共有535人,人均收入达到4500元,…[详细]
冯村乡东阳村位于冯村乡政府西南3公里处,西邻安上路,交通十分便利。全村共有8个居民组,442户,1808人,劳力1020人,其中男女比例为4:6。冯村…[详细]
中阳村位于运城市盐湖区冯村乡西北方向,东靠东阳,西靠西阳。全村共有耕地土地3980亩,以小麦、桃、玉米为主导产业。中阳村80%以上的道路均在2005年…[详细]
西阳村位于鸣条岗下,涑水河畔,地处冯村乡西北方向,与中阳村,东阳村相邻,盐湖区现代农业循环线路横贯三个村落。西阳村共有4个村民小组,全村总人口1033…[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