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楼山乡 | 隶属:永和县 |
行政代码:141032207 | 代码前6位:141032 |
行政区域:山西省 | 地理分区:华北地区 |
长途区号:0357 | 邮政编码:041000 |
车牌代码:晋L | 行政级别:乡 |
辖区面积:约00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2900人 |
下辖地区:11个行政村 |
即永邑之古称,为县志八景之一,谓之楼山晚照,盖取其夕阳反射遥望之重叠如楼阁,然故名为楼山。
基本介绍:
交口乡位于永和县城西南麓,地处黄河边沿,日照时间充足,年平均气温较高,十分适合红枣树、中药材、草和中小杂粮的生长。全乡辖13个村委,48个自然村,61个村民小组,共有人口8298人,劳力3825人,党员311人,共有耕地面积48600亩,人均5.1亩。
我乡本着县委、县政府“枣、草、羊”发展的总体思路,结合我乡的实际情况,截止目前为止,共发展红枣树124万株,人均150株,总产量120万公斤,人均140公斤;种草面积2万亩,户均11亩;小尾寒羊存栏已达7600余只,户均4只;大牲畜存栏2217只。除了上述主导产业发展外,我乡也被誉为全县最佳无公害小杂粮种植大乡。
我乡以来本着“枣挂果,羊
历史沿革:
1949年10月分属永和县二区、四区;1953年8月改属二区;1956年5月设交口乡;1958年10月属吕梁县永和人民公社;1961年8月成立永和县交口人民公社;1984年12月撤销交口人民公社,复设交口乡;2021年乡级区划调整,交口乡更名为楼山乡,名称沿用至今。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村庄座落在楼山的南面,故得名南楼。1949设南楼行政村,属永和二区;1953年8月,建南楼乡,属永和二区;1956年改属交口乡,1958年设南楼管理区…[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民原为一家冯姓,后迁出,居于称冯苍。1949年为冯藏行政村,属永和二区;1958年设冯藏管理区,属桑壁红星人民公社;1961年建冯藏生产大队,属交口…[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驻地位于下可若,负责可托、上可若、下可若、高成、南塬上、北索塬、长耳庄村务工作的群众自治组织。…[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驻地位于索珠村,负责索珠、下庄、毛家垣村村务工作的群众自治组织。…[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张姓人家迁居于此,在山间四边陡顶上平的山塬地带建屋居住而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赵姓人家迁居于此,在山岭上建村居住,故名赵家岭。…[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驻地位于义合村,负责义合、阎家坡、曲沙、河里、坡沙村务工作的群众自治组织。…[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相传东汉光武帝刘秀在此临时休息,将此地称为都首,后因首、苏谐音,人们称之为都苏。…[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驻地位于后鹿角村,负责前鹿角、后鹿角、泊洋、山头村务工作的村民自治组织。…[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坡头村是山西省临汾市永和县楼山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庄建在在一个山谷之中,故名峪里。1961年设峪里大队,属泊洋公社;1984年成立峪里村村民委员会,属泊洋乡;2001年撤销泊洋乡,改峪里村村民委员会…[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