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芝河镇 | 隶属:永和县 |
行政代码:141032100 | 代码前6位:141032 |
行政区域:山西省 | 地理分区:华北地区 |
长途区号:0357 | 邮政编码:041000 |
车牌代码:晋L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265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3.1万人 |
人口密度:约117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5个社区、11个行政村 |
因境内有芝河故名。据县志记载,芝河源头在东峪沟,历史上称之为“仙芝谷”,因谷中常产灵芝草而得名。这条河又因发源于灵芝谷,故起名叫芝河。
基本介绍:
芝河镇位于永和中部,是县城所在地。全镇有土地面积265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6034公顷,其中基本农田2.2万亩。全镇3100户,12360人,有农村劳动力3700人,其中女劳动力1627人。辖15个村民委员会,68个村民小组,57个自然村。2007年,全镇农作物播种面积为4806公顷,粮食总产量4955吨,其中夏粮455吨,秋粮4500吨,油料1000吨,蔬菜3000吨,水果产量480吨。全镇造林面积2903公顷,其中经济林32公顷,防护林2871公顷。2007年全镇经济总收入3107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626元。
该镇地理位置优越,核桃成为全镇的主导产业,优越的生态条件,所生产的
荣誉排行:
2023年11月,芝河镇被山西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为2023-2025年山西省卫生乡镇。
2020年8月,山西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芝河镇为2020-2022周期山西省卫生乡镇。
2014年7月,芝河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历史沿革:
1949年10月属永和县一区;1953年8月设城关镇;1958年9月成立城关红旗人民公社;10月属吕梁县永和人民公社;1961年5月为永和县城关人民公社;1984年12月撤销城关人民公社,复设城关镇;2001年3月与罢骨乡合并,设芝河镇,名称沿用至今。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位于永和县,管辖药家湾康谐路附近,主要负责居民服务,故得名永和县康谐社区居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位于永和县,所辖范围有著名的莲花池,主要负责居民服务,故得名永和县莲花社区居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003,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2002年设立城北社区;2011年3月设永和县朝阳社区居民委员会,属芝河镇管辖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004,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2002年设立城北社区;2011年3月,分别将城北社区划分为朝阳社区和滨河社区,设永和县滨河社区居民委员会,属芝河镇管辖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005,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药家湾社区是山西省临汾市永和县芝河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1918年设编为村,并为一区治所;1949年解放后设城关行政村;1953属城关镇;1958年属城关人民公社;1984年政社分开时改为乡镇,属于城关镇;…[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东峪沟原名仙芝谷,又名小桃源,明朝成化年间,李氏先人李存仁任山东兖州府经历,告老返乡后人称东鲁公,自谦愚公,为李氏家族有史可考的第一人,村人为纪念祖先…[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驻地位于官庄,负责官庄、王家坪、川口、麻峪、后桑壁、前桑壁、永义等村务工作的群众自治组织。…[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杜姓地主在此建立庄子居住,后演变为居民点而得名杜家庄。…[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开始在长满榆树的地方建山寨,取名榆林寨,后演变为榆林则。…[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驻地位于刘家庄,负责刘家庄、杨家庄、李家渠、红花峁、葛家河等村务工作的群众自治组织。…[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霍姓人家建村在山谷地带,故名霍家沟。1978年设霍家沟生产大队,属罢骨公社;1984年12月建霍家沟村村民委员会,属罢骨乡;2001年2月改组霍家沟村…[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说隰州一吴姓后生因后母刻薄,经常忍饥受饿,有一年冬天,吴家杀了一只羊,煮了满满的一锅羊肉,全家人坐在炕头,一人端一个大碗,尽情地享受着肥羊的美味,而…[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沟里长满了果树,每年春天开满了鲜花而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前甘路河村是山西省临汾市永和县芝河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民希冀能永远安乐的生活,故得名长乐。1962年设长乐生产大队,属罢骨公社;1984年12月成立长乐村村民委员会,属罢骨乡;2001年2月改长乐村村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