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两谷坨村 | 隶属:大箕镇 |
行政代码:140525111243 | 代码前6位:140525 |
行政区域:山西省 | 地理分区:华北地区 |
长途区号:0356 | 邮政编码:048000 |
城乡分类:村庄 | 分类代码:220 |
车牌代码:晋E | 行政级别:村 |
因在山洼地的东、西建立了村庄,故名两谷坨。
2019年6月,两谷坨村被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两谷坨村基本情况
两谷坨村位于晋城市泽州县大箕镇的东南部。东与河南的博爱县青天河村接壤,南部与河南省沁阳市的杨庄河村搭界,西边与晋庙铺镇盐厂村相邻,北部和本镇的孔庄村交界。全村由大平、东村、西村、西庄、李道辿五个自然村组成,全村 人口,有男女劳力 个。耕地面积七百九十九亩,宜林荒山面积约一万两千亩。全村共有二十一名党员,其中两委干部六名。支部书记李有孩,村委主任尚晋平。由于两委干部勤奋工作,全村群众稳定团结,曾多次被县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支部书记和村委主任也多次被评为先进个人。
两谷坨村与孔庄村、岗河村、苇园社区、庄科村、石门村、泉头村、小箕村、申匠村、南坪村、南庄村、河西村、马韦村、南沟村、南峪村相邻。
1956年建立两谷坨大队,1984年改为两谷坨村村民委员会。
1956年属南河西乡,1958年属晋庙铺乡,1962年属南河西人民公社,2000年12月撤乡并镇属大箕镇。
两谷坨村附近有大阳古镇、珏山、高都古镇景区、聚寿山景区、可寒山景区、山里泉等旅游景点,有泽州黄小米、义城红薯、巴公大葱、泽州红山楂、馔面、巴公烧大葱等特产,有泽州中秋习俗、泽州秧歌、泽州四弦书、泽州对鼓、高都三月二十八传统庙会、泽州打铁花习俗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