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 > 遂宁市 > 安居区 > 石洞镇

四川省遂宁市安居区石洞镇

地名:石洞镇隶属安居区
行政代码:510904103代码前6位:510904
行政区域:四川省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长途区号:0825 邮政编码:629000
车牌代码:川J行政级别:镇
辖区面积:约56.3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1.48万人
人口密度:约263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1个社区、12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得名于境内的历史古迹“石洞古桥”,据查建于明朝,是成都至遂宁古驿道必经之路。

基本介绍:

石洞镇辖区幅员面积56.3平方公里,辖20个行政村,1个居民委员会,25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3886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378人,现有林地面积为13191亩,耕地面积29130.7亩(其中田10532.7亩,土18598亩)。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小麦,红薯等主,经济作物以油菜、大豆、花生等主,畜牧业以养猪为主。

白安河穿境而过,全长29.3公里,分别经过东方寺村、亭子坝村、老庙村、谭家坝村、杨家坝村、油房坝村、浸水湾村、明觉寺村、草鞋垭村、高滩村。有两个梯级电站:河湾电站和高滩电站。年发电量70万千瓦时。

本镇特色农业:优质水果黄金梨种植面积3000亩;脚板苕种植面积500亩;榨菜50

+查看详细石洞镇概况>>

文化旅游:

梵慧寺摩崖造像

梵慧寺摩崖造像年代:唐类别:石窟寺及石刻公布时间:2012年8月15日 地址:安居区石洞镇高滩村简介:梵慧寺摩崖造像及石刻位于遂宁市安居区石洞镇高滩河村和尚坡南麓,始建于唐代,现有32龛造像

历史沿革:

民国时设联保处,后改为石洞乡。

1953年设乡。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

1984年改为乡。

1992年10月撤并乡建石洞镇。

2019年行政区划调整不变保留至今。

黄峨古镇
石富社区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社区位于石洞镇,寓意“富有”之意。1958年成立人民政府,属石洞桥公社石洞场;1968年10月,属石洞革命委员会;1983年恢复象征建制,属石洞桥乡;…[详细]

老庙村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村2社有一座古庙,始建于清朝末年。原场镇在牛角湾黄坦甫,因被火烧后石洞场镇迁入石洞,由数名百姓修建了一座庙,得名为“老庙”,故名。…[详细]

杨家坝村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村地处一个平坝,坝上居住的村民全都是姓杨,故名。…[详细]

文星桥村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查,1800年出了两个大人物姚真、马武,修建了一座桥立有石碑,上面刻有文星点斗,高约一丈,四方形。1806年忽然天黑下大雨,打雷把石碑打倒,传说是旭…[详细]

钟家沟村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该村所属地域为一条直沟,地势平坦,上达云峰,下至石洞镇,本沟住家人户多为钟姓,故名。…[详细]

谭家坝村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该村谭姓较多,村名遂借取姓氏为名。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属石洞桥公社谭家坝大队;1983年恢复乡镇建制,1984年改石洞桥乡谭家坝村村民委员会;1…[详细]

双祠堂村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辖区内绝大多数都姓冯,属大姓,冯氏祖宗上川来后,以冯登第为首主持修建了老祠堂,其弟出衣锦还乡后又在老祠堂的河对面另建了冯氏祠堂为新祠堂,故名。…[详细]

东方寺村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民国时期此处修建了一座寺庙,坐落在东方,庙名叫东方寺庙,村名遂借取庙名为名。…[详细]

牛角湾村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境内有沟从上至下像牛角一样,沟的中途两边坡名叫胜牛坡,再加上此沟从上至下碑亭子河边,长得弯弯曲曲很像牛角一样,故名。…[详细]

安民寨村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满清年间,社会上大闹红灯教,罗四、罗五等人大开杀戒。当地老百姓为了安全,就由邹跃武组织修建寨子,红灯教一来,周围的老百姓就上寨子躲避红灯教的追杀,至此…[详细]

明觉寺村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唐朝时此处修建有一庙宇取名明觉寺,远近闻名,村名遂借取寺名为名。…[详细]

大水井村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村八社,有一口水井,位于小二型水库北边,故名。…[详细]

草鞋垭村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历来安居到白马的必经要道有个垭口,做生意的米商,盐商走到该地时,草鞋已烂得无法穿了,该村村民许银生在此垭口搭了一个遮雨的棚子卖草鞋,故名。…[详细]

石洞镇特产

石洞竹编

石洞竹编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是当地竹编艺人以本地茨竹为原料,经过数十道工序制成薄如蝉翼,细如发丝,透明晶莹独特,不腐不蛀,永不褪色的竹丝,再用多种不同的编织绝技,与各种书画作品相结合,编织而


还有2个地名与石洞镇同名:

以下地名与石洞镇面积相当:
到石洞镇必去著名景点

石洞镇相关名人

石洞镇特产与美食
相关资讯
安居区行政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