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兰草镇 | 隶属:平昌县 |
行政代码:511923107 | 代码前6位:511923 |
行政区域:四川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827 | 邮政编码:636400 |
车牌代码:川Y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56.3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34万人 |
人口密度:约238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2个社区、7个行政村 |
兰草镇因场镇沿河两岸遍生兰草花而得名。
基本介绍:
平昌县辖乡。1913年置兰草渡乡,1946年从巴中县划归平昌改名澌兰乡,1951年更名兰草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西北部,巴河岸边,距县府15公里。面积56.3平方公里,人口2.1万。平(昌)兰(草)、驷(马)青(云)公路过境,巴河通航。辖里仁、螺蛳、丁家、三峰、双柏、姚家、木阁、五枝、中仁、梁铜、建政11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兼产油菜子。养殖业以生猪、蚕、淡水鱼、家禽为主。
荣誉排行:
2021年1月,兰草镇入选2020年四川省卫生乡镇(街道)名单。
历史沿革:
夏禹时,今兰草境地,属梁州之地。
周朝时,为雍州之城。
春秋战国时,属巴子国境地。
两汉,分别属益州、巴郡(重庆)之宕渠县(今渠县土溪)和汉,昌县(今巴中城关后改为汉兴县)。
南北朝时期,属归化郡(今巴州曾口)。
北宋太足4年(968年),属巴州清化郡曾口县。
明朝,废曾口县,又属巴州。
清属,属四川省川北道保宁府巴州明山乡第二甲。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属平昌第四区(驷马)。
1951年,为兰草乡。
1958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兰草渡位于该社区,社区遂借取渡口名为名。…[详细]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里仁意为居住在仁者所居之里,与仁人为邻,寓意内在美,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处地形像螺蛳形状,故名。1930年属于保辖区范围内,1952年属于兰草乡,1968年属于兰草公社螺丝大队,管理6个小生产队。1983年公社变为乡,大…[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三峰山位于该村境内,村名遂借取山名为名。…[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村境内山垭上原有一双叉大柏树,村名遂取“双柏”为名。…[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内有一个木头搭建的寨子,村名遂以“木阁”命名。…[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地山垭里有一株古柏树,从中部发出五根枝树,村名遂借取小地名为名。…[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地以前是中华村与人民村,后两村合并,新村取“中”、“人”字谐音“仁”二字得名“中仁”,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梁铜罐位于该村境内,村名遂借取小地名为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