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协和镇 | 隶属:安岳县 |
行政代码:512021130 | 代码前6位:512021 |
行政区域:四川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28 | 邮政编码:641300 |
车牌代码:川M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41.2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18万人 |
人口密度:约286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8个行政村 |
原名陈家场,后经陈、李、全、杨四姓头目协商更名为协和场,因而得名。
基本介绍:
安岳县辖乡。1930年为协和场,1932年改场为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26公里。面积41.2平方公里,人口2.1万。通公路。辖小桥、水源、高师、龙水、长喜、中和、泉石、它湾、治山、石盘、潭沱、羌寨、林南、瓦堂、菱角15个村委会和协和街居委会。农业主产水稻、小麦、兼产红麻、桐油。养殖生猪。
荣誉排行:
2023年1月,四川省爱卫办确定协和镇为2022年四川省卫生乡镇(街道)。
历史沿革:
1950年7月,为协和乡驻地。
1951年6月,分为鱼龙、新建(今瓦店乡)2乡。
1952年3月,设石板乡。
1958年10月,并入协和公社。
1962年6月,析置解放公社。
1984年11月,公社改乡。
1992年8月,石板乡并入协和乡。
2017年7月10日,撤销协和乡,设立协和镇,以原协和乡的行政区域为协和镇的行政区域。
桥亭社区:成立于2020年6月,辖区面积1.5平方公里,常住居民有2086户,4660人。位于协和镇中心位置,东邻泉石村,南邻坨湾村,西邻治山村,北邻…[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地有一山坡形如狮子,故名。1951年为协和乡3村,1958年为协和乡人民公社3中队,1959年为协和公社3管区,1961年为协和3大队,1981年地…[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境内有长喜沟而得名。1951年为协和五村,1958年协和人民公社五中队,1961年为协和公社五大队,1981年地名普查时命名为长喜大队,1984年撤…[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境内有一座寨子,名为中和寨,村名遂借取寨名为名。…[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境内有泉石桥而得名。1951年为协和乡7村,1958年协和乡人民公社7中队,1959年为协和公社7管区,1961年为协和公社7大队,1981年地名普…[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人民公社时期该地曾设有大队,地名普查时更名为治山大队,设村时沿用其名。…[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人民公社时期该地曾设有大队,地名普查时更名为石盘大队,设村时沿用其名。…[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人民公社时期该地曾设有大队,地名普查时更名为林楠大队,设村时沿用其名。…[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人民公社时期该地曾设有大队,地名普查时更名为瓦堂大队,设村时沿用其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