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元坝镇 | 隶属:安岳县 |
行政代码:512021114 | 代码前6位:512021 |
行政区域:四川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28 | 邮政编码:641300 |
车牌代码:川M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31.1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65万人 |
人口密度:约531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2个社区、10个行政村 |
长滩河经元坝镇北呈“U”型曲流,在凸岸形成三面环水之圆形冲积坝,取“圆”之谐音“元”命其名为“元坝”。
基本介绍:
安岳县辖镇。清名圆坝场,1932年改场为乡,1958年改公社,1961年更名元坝公社,1984年复置乡,1992年建镇。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41公里。面积31.1平方公里,人口1.8万。小清流河过境。公路通内江、安岳。辖安良、西泉、槽房、双堡、叶新、桂楼、天王、花排、金山寺、佛白10个村委会和元坝街居委会。乡镇企业有粮制品厂、缫丝厂等。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兼产甘蔗,养殖生猪。竹编细席有名。
荣誉排行:
2022年4月,元坝镇入选2022年农业产业强镇创建名单。
历史沿革:
南北朝梁武帝天监八年(509年),义阳县建在今元坝镇。
隋开皇三年(583年),废义阳县,并入奉国县。
宋、元、明及清道光(1821年-1850年)年间,今元坝镇境先后隶属牟勒镇、大获乡。
清光绪元年(1875年),今元坝镇境隶属东路总保。
宣统二年(1910年)至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起属元坝镇。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10月,红四方面军在天井村建立区、乡苏维埃政府。
1951年,成立元坝乡。
195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此处有三元庙,社区借取庙名为名。2001年成立三元社区居民委员会,属安岳县元坝镇管辖至今。…[详细]
努力社区:位于元坝镇东部,东邻重庆市大足区铁山镇西北村、狮子村,南邻菜子村,西邻石门村,北邻桃儿村。距元坝镇政府5公里,共12个居民小组,1407户,…[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内有一条小溪由东向西流,故名。1950年为元坝乡3村,1958年为元坝人民公社1中队,1961年为元坝人民公社2大队,1981年地名普查时命名为西泉…[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境内有两个堡垒,村名遂借取堡垒为名。1950年为元坝乡5村,1958年为元坝人民公社2中队,1961年为元坝人民公社4大队,1981年地名普查时命名为…[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地生长有桂花并建有许多楼房,故名。1950年为元坝乡5村,1958年为元坝人民公社2中队,1961年为元坝人民公社4大队,1981年地名普查时命名为…[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境内建有一寺,名为天王寺,村名遂借取寺名为名。…[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此地有佛尔岩和白杨湾,村名取“佛”“白”二字为名。…[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地处原重庆市荣昌县、原内江市内江县、现资阳市安岳县的交界处,有“一脚踏三县”之说,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境内有桃儿坝,故名。1951年为罗汉乡7村,1958年为元坝公社管辖,1961年为努力人民公社三大队,1961年为努力公社3大队,1981年地名普查时…[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人民公社时期该地曾设有大队,地名普查时更名为狮子大队,设村时沿用其名。…[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境内有菜子坝而得名,后,故名。1951年为罗汉乡3村,1958年为元坝公社9中队,1961年为努力人民公社八大队,1981年地名普查时命名为菜子大队…[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境内有石朝门,故名。1951年为努力乡3村,1953年为前进乡6、7村,1958年为元坝公社8中队,1961年为努力公社9大队,1981年地名普查时命…[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