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特木里镇 | 隶属:布拖县 |
行政代码:513429100 | 代码前6位:513429 |
行政区域:四川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834 | 邮政编码:615350 |
车牌代码:川W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125.5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3.97万人 |
人口密度:约316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2个社区、19个行政村 |
据记载,阿都部土司管辖时,称布拖为里州,州治建在特木里,因该地有松树而得名。
基本介绍:
撤销乌科乡和拉达乡,将原乌科乡、原拉达乡和原木尔乡布柳村、叶尔村、永格等村、块只村、草木村所属行政区域划归特木里镇管辖,特木里镇人民政府驻西城社区普提上街111号附1号。
荣誉排行:
2021年7月,特木里镇被命名为2021—2025年度“四川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朵乐荷)。
2014年7月,特木里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历史沿革:
1954年,设特木里乡。
1958年,划归跃进分社,设特木里大队。
1961年,析置特木里乡。
1972年,乡改公社。
1976年,公社改乡。
1987年,乡改镇。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地处在布拖县县城东部,故而得名。自1976年成立东城社区居民委员会,从未变更,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该地位于布拖县县城西部,故名。自1976年成立西城社区居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003,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彝意“依撒”是指安居,好地方。2019年易地搬迁安置点,新建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意为共产党政策好,纪念美好生活,故名。古称古资。解放前属阿都土管辖。解放后,1956年进行民主改革并于当年成立了第一个民主生产合作社,因而改称民主大队…[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彝语,意为有一大片松林,故名。1953年叫特木里大队,归特木里乡管辖。1979年改为特木里一村。1980年后生产队撤销后改为特木里村,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洛日,彝语意为一片树林,故名。以前地名叫“洛日”,解放后定名为洛日村,一直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当地群众希望后辈们积极向上,凡是都是先锋,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四且,彝族意为此地树叶遍地都是,故名。本村以前归四且乡管理,叫四且乡一村,后来三乡合并成现在的特木里镇后,叫特木里镇四且村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勒吉”彝语是指牛。此地人们用牛耕地依靠牛为生,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指则洛家族在此地聚居,故名。1978年改成则洛乡2大队。1992年12月3乡合并命名为特木里镇则洛村村民委员会。2021年3月8日,村级建制调整改革,…[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彝语,意为悬崖边的村庄,故名。民主改革后建成则洛公社,1978年改成则洛乡4大队,1992年12月3乡合并命名为飞普村村民委员会,一直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彝语意为没有人居住的山坡,音译为“洛奎”,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彝语,意为河边,故名。民主改革后建则洛公社,1978年改成则洛乡7大队,1992年12月3乡合并命名为特木里镇日呷村村民委员会,一直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彝语意为平地,音译为“块只”,故名。1953年设置块只村,一直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彝语意为鸡,音译为“叶”,故名。1953年设置叶尔村,一直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彝语,意为此地长有茂盛的青草,音译为“木尔”。…[详细]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特尔,彝语意为松树,故名。始建于1994年3月,建成于1998年10月,从建成以来一直沿用特尔村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2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彝语,意为像大海一样的水池。始建于1990年3月,建成于1992年10月,建成特尔村。2021年3月村建制调整改革,将海博村、博石村和店子村3/5组合…[详细]
区划代码:~22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当地是群众集中赶集的地方,故名。1988年10月,建成店子村。2021年3月村建制调整改革将店子村1/2/4/6组和收字村合并为店子村,一直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24,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此地区石头繁多,“洛呷”彝语意为“石头繁多”,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2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彝语,意为坚实的树,故名。1958年为乌科公社,1961年为乌科村,1974年更改为乌科公社,1984年更改今名乌科村,2021年3月8日,村建制调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