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亭子镇 | 隶属:苍溪县 |
行政代码:510824125 | 代码前6位:510824 |
行政区域:四川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839 | 邮政编码:628400 |
车牌代码:川H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43.5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5928人 |
人口密度:约136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5个行政村 |
相传明朝末年,位于嘉陵江高桥河以下5千米处的河边有座古庙叫大佛殿,因其地有株药柏树,其状若亭,树干上端长有两个大包,犹如古时纺棉线用的亭子一般,因此大佛殿又名“亭子寺”。
基本介绍:
亭子,地处苍溪县城西北,西接鹤岭,南邻白桥,隔湖相望浙水鸳溪,山水形胜,似展翅和平鸽。1984年改人民公社为乡,2014年撤乡设镇,因境内亭子寺而得名,又因亭子寺外嘉陵江江水汇聚形似人“口”而俗称“亭子口”。幅员面积46.9平方公里,辖11个村(社区)、73个村民小组、人口10600人(移民人口1900余人),是亭子口水利枢纽移民大镇、嘉陵江航运重镇、亭子湖生态旅游新镇。
亭子,人文底蕴深厚。长宁山古战场浮想-,王佐将军祠抒发壮怀激烈,张家状元坊激励金榜题名,沿江悟玄观问道道法自然,水池观音洞感悟慈悲心怀,红军渡江地追忆岁月峥嵘......丰富遗存,思接古今。
亭子,区位优势明显。亭子口水
历史沿革:
西周属蜀地;春秋建立都邑葭萌,设县,亭子始属葭萌县。
蜀汉时将葭萌县改名为汉寿县。
西晋时改名为晋寿县。
北周时称晋寿郡。
唐代又名益昌县。
后又改名为昭化县。
1935年以前分属苍溪、昭化县。
1935年红四方面军在亭子口建立乡苏维埃,5月后分属昭化县龙凤乡和苍溪县小浙。
1947年起属浙水乡。
1952年将昭化县龙凤乡所辖部分地域划入苍溪成立亭子乡。
1958年改为亭子人民公社。
1984年复名亭子乡。
1992年1
佛山社区距苍溪县城23公里,幅员面积4.6平方公里,辖4个居民小组,共448户1394人。2009年11月因国家建设嘉陵江亭子口水利枢纽工程亭子场整体…[详细]
清河村位于亭子镇西北部,地处亭子、鸳溪、剑阁鹤龄三镇交界处,是红四方面军强渡嘉陵江石锣锅渡口所在地,全村幅员面积10.2平方公里,辖4个村民小组,共4…[详细]
双峰村由原奋勇村和双峰村合并而成,是亭子口库区移民村之一,位于亭子场镇西北部,距亭子镇政府8公里,距鹤龄镇7公里,处于苍溪和剑阁两县交界处,川东北旅游…[详细]
水池村现由原水池村和海螺村合并而成,位于亭子镇西北部,与白桥镇解铃村、亭子镇双峰村、大营村接壤,距离镇政府5.6公里。全村幅员面积11.8平方公里,辖…[详细]
大营村是亭子镇南大门,现由原大营村和五福村合并而成。亭子口水利枢纽工程电站大坝位于我村境内,东与浙水乡四坪村隔河相望,南与白桥镇杆柏村紧紧相连,西与白…[详细]
长江村是亭子口库区移民村之一,现由原长江村和沿江村合并而成,是省级“四好村”和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位于亭子镇东北部,距镇政府8公里,与浙水乡隔江相望,…[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