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巴洞镇 | 隶属:德昌县 |
行政代码:513424109 | 代码前6位:513424 |
行政区域:四川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834 | 邮政编码:615500 |
车牌代码:川W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113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6万人 |
人口密度:约142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6个行政村 |
清末,以地形似“金狮把洞门”,故称“把洞”,民国后又以场后的巴山,场南侧的鱼洞寺更名为“巴洞”。
基本介绍:
德昌县辖乡。明末建太平场,清末称“把硐”,民初改为“巴洞”,系慈博乡辖保。1951年建巴洞乡,1952年与宽裕乡合并称巴裕乡,1953年复巴洞乡,1958年茨达乡、宽裕乡并入改花园公社,1963年析建巴洞公社,1984年复巴洞乡。位于县境中部,距县城13公里。面积113平方公里,人口0.9万。德(昌)盐(边)公路纵贯南北。辖团结、松柏、先锋、前进、红旗5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纸厂、砖厂、钛铁矿选厂等。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早熟蔬菜,副业以花椒、生漆、木耳为主。养殖业以猪、牛、羊、蚕为主。
荣誉排行:
2024年4月,被命名为2024年度四川省省级生态乡镇。
文化旅游:
曾家坟山墓地位于德昌县巴洞镇红旗村11社曾家坟山(原先锋村六组),年代为清代。类别为古墓葬。曾家坟山墓地为德昌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墓地范围。建设控制地带:墓地范围。
河嘴遗址位于德昌县巴洞镇前进村2社村南河嘴,年代为战国-西汉。类别为古遗址。河嘴遗址为德昌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遗址范围。建设控制地带:遗址范围。
汪家坪遗址位于德昌县巴洞镇红旗村7社汪家坪(原红旗村十组),年代为新石器-战国。类别为古遗址。汪家坪遗址为德昌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遗址范围。建设控制地带:遗址范围。
历史沿革:
1951年8月,建乡。
1952年7月,与宽裕合并为巴裕乡。
1958年10月,与茨达、宽裕2乡合并为花园公社。
1963年1月,析置巴洞公社。
1966年10月,更名红旗公社。
1980年12月,更名巴洞公社。
1984年4月,公社改乡。
2024年,撤销巴洞乡,设立巴洞镇。
2024年12月,撤销宽裕镇,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巴洞镇管辖。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意为一心向党,以五星红旗为信仰,故名。1966年10月更名为红旗公社,命名为红旗大队。1984年4月更名为红旗村。2024年12月属巴洞镇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当地有很多的松柏树,故名,故名。1966年10月成立松柏大队,1984年4月成立松柏村村民委员会,2024年12月属巴洞镇管辖。…[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指人们对生活充满希望,勇往直前,不停进步,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过去当地居民以开采铁矿为生,故名,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意寓村民生活富裕,故名。土改时名裕民村,1958年名红专大队,1981年复名裕民村,2024年12月属巴洞镇管辖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指原宽裕镇,故名。2024年5月村建制调整将新裕村(3、4、5社)、凉峰村和花园村合并为宽裕村。属巴洞镇管辖至今。…[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