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太和镇 | 隶属:东坡区 |
行政代码:511402102 | 代码前6位:511402 |
行政区域:四川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28 | 邮政编码:620000 |
车牌代码:川Z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32.5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3.91万人 |
人口密度:约1203人/平方公里 | |
办公地址:临安街北段79号 | |
下辖地区:3个社区、12个行政村 |
相传旧镇原在岷江河东岸,大约200年前,因岷江的一次洪灾而迁往河西,即今太和镇镇址,取太平和顺之意,故名“太和”。
基本介绍:
眉山县辖镇。全省小集镇建设试点镇之一。清设崇道乡,1914年建太和镇,1958改公社,1980年复镇。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8公里。面积32.5平方公里,人口3.5万。辖群益、花碑、勤俭、建国、嘉陵、高店、柏树、怀安、八一、龙亭、龙安、狮子湾、河心、大林、石莲、永丰、青白、红卫、立新、仙桥、新江、三江、双楠24个村委会和一至五街5个居委会。乡镇企业有机械、电子、食品加工、饲料、制糖等厂。农业主产水稻、油菜子,兼产甘蔗、烟叶。
2019年,撤销悦兴镇,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太和镇管辖,太和镇人民政府驻临安街北段79号。
荣誉排行:
2024年1月,太和镇被评定为2025年度四川省乡村振兴先进乡镇。
历史沿革:
清顺治年间(1644年—1661年),属崇道乡。
民国十八年(1929年),设太和镇。
1953年6月,设太和镇。
1977年5月,改太和公社。
1981年2月,设太和区公所,公社改镇。
1990年10月,太和乡并入太和镇。
1992年9月,撤太和区公所,镇江乡并入太和镇。
2019年,撤销悦兴镇,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太和镇管辖。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驻地为原悦兴镇镇政府所在地,社区以镇名为名。…[详细]
区划代码:~003,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龙亭寺位于该社区境内,社区名遂借取寺名为名。…[详细]
区划代码:~004,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驻地小地名为何大林,社区名遂借取此为名。…[详细]
区划代码:~22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龙安村、石莲村合并,新村取“龙”、“石”二字得名龙石,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2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村境内有一桥名为仙桥,村名遂借取桥名为名。…[详细]
区划代码:~23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取永远丰收之寓意,表达了当地群众对丰收的美好期盼,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3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村地处河滩、三面环江,故名。解放初曾名三江村,1958年更名为向阳大队,1981年因地处河滩,三面环江更名为三江大队,隶属镇江公社,1984年撤社设…[详细]
区划代码:~23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取其人民永远走光明大道之意。1958年取其人民永远走光明大道之意,命名为远光大队,隶属回龙公社;1977年回龙与悦兴合并成立回悦公社,隶属回悦公社;1…[详细]
区划代码:~23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传,1958年前有一位清官带领部下到此巡访,经过土地大田时所有马匹都倒下,清官只有在此住一宿,晚上,神仙托梦于他,此处有土地作怪,必须用金元宝压住此…[详细]
区划代码:~23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地上游一个湖堰、下游一个黄堰子,且有马姓人家居住。…[详细]
区划代码:~23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位于四个大队包围之中,取其谐音,得名四维。…[详细]
区划代码:~23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取人民共同富裕之意。解放初曾名农丰村,1962年更名为四和大队,1981年取人民共同富裕之意更名为群富大队,1984年撤社建乡更名为群富村,隶属回龙乡…[详细]
区划代码:~23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说此地一土墩现过莲花,村以此传说为名莲墩。…[详细]
区划代码:~242,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寓意村民走在金光大道之意。1958年隶属于悦兴人民公社;1958年至1983年改名金光大队,隶属眉山县悦兴人民公社;1984年更名为金光村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4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境内有罗家山,村以此为名。解放初曾名梁山村,1958年更名为胜利大队,1981年以境内罗家山更名为罗家大队,隶属悦兴公社,1984年撤社设乡,更名为罗…[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