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西尔镇 | 隶属:黑水县 |
行政代码:513228103 | 代码前6位:513228 |
行政区域:四川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837 | 邮政编码:623500 |
车牌代码:川U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96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4954人 |
人口密度:约52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1个行政村 |
根据当地方言音译得名。
基本介绍:
黑水县辖乡。1956年置麻窝乡,1966年改胜利公社,1973年更名麻窝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府20公里。面积96平方公里,人口0.3万。黑(水)茂(县)公路过境。辖牙窝、瓦扎、别窝、木日窝、扎苦、沙卡、西尔7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小农具制造和修理厂。农业主产玉米、小麦、青稞。经济林木有梨、苹果、核桃、花椒,经济作物有油菜、大蒜、-、亚麻等。
历史沿革:
2020年6月8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阿坝州调整阿坝县等6个县部分乡镇行政区划的批复(川府民政〔2020〕6号):撤销麻窝乡、红岩乡,设立西尔镇,以原麻窝乡和原红岩乡所属行政区域为西尔镇行政区域,西尔镇人民政府驻云林寺村二组88号。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据查,在解放前所属村有一座神山,这座山护佑着所有村民的身体,这座神山被当时的人民叫作云林寺,故命村名云林寺村,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位于一条红色岩石山梁之间而得名。1985年更名红岩村村民委员会后该名一直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藏文音译,意为“喊声齐”,故名。1985年更名俄恩村村民委员会后该名一直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藏文音译,意为“靠近草坪”,故名。1975年从俄恩大队分离出来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查,从古至今该村山高路远,资源匮乏,人民生活水平较低,因此被称为“不多”,后译音为“布多”,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藏文音译,意为病人多,故名。解放前属于苏永和管辖,名为:牙窝徐古剑那,1952年黑水解放后属西尔区麻窝公社,名为:牙窝大队,1984年撤社设乡属麻窝乡…[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瓦扎村因为在苏永和统治时期,因其官寨修建在其山梁,藏语音译为瓦扎,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传由于环境等条件较差,又爱吃鸦片,人也来越穷,故叫木日窝,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据说扎苦村所在山形状似一匹骆驼,扎苦村正位于骆驼的颈部,梭磨女土司白度母分露化身取名为扎苦村,喻义为子子孙孙一直永远幸福的地方,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地地理位置偏僻,环境较差,沙卡藏语意义为:地方艰苦地形很差,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此地粮食产量较高,西尔藏语意为粮食产量高,故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