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鲹鱼河镇 | 隶属:会东县 |
行政代码:513426100 | 代码前6位:513426 |
行政区域:四川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834 | 邮政编码:615200 |
车牌代码:川W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87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87万人 |
人口密度:约215人/平方公里 | |
办公地址:新云街1号 | |
下辖地区:13个行政村 |
镇名来源于鲹鱼河,鲹鱼河是会东县境内金沙江一级支流,是会东县的母亲河,由北向南汇入金沙江。
基本介绍:
撤销会东镇、新云乡、长新乡、小岔河乡、撒者邑乡,设立鲹鱼河镇,辖原会东镇、新云乡、长新乡、小岔河乡、撒者邑乡所属行政区域,镇人民政府驻杉松村。
会东县辖镇。县府驻地,原属会理县鯵鱼区鱼格乡,1952年置云塘乡,1981年更名为鯵鱼公社,1984年置会东镇。位于县境西北部。面积87平方公里,人口1.2万。会(理)葫(芦口)公路横贯境内,会(东)新(田)、会(东)发(箐)等公路通往各乡。辖杉松、垭口、老街、鱼山、顺河、水塘子、胜利、民主、秧发、普发10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商贸业、建筑业。农业主产水稻、玉米、小麦、烤烟和蚕茧。
2019年区划调整后,鲹鱼河镇辖秧发村、水塘子村、普发村、新
荣誉排行:
2019年3月,四川省第三批省级森林小镇名单出炉,鲹鱼河镇榜上有名。
历史沿革:
2015年8月,根据《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会东县调整部分乡镇行政区划的批复》精神,该县撤销了40个乡镇,设立了13个乡镇。
会东县城所在地会东镇,也被撤销,其与该县新云乡、长新乡、小岔河乡、撒者邑乡合并,设立鲹鱼河镇。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意为人民当家作主,过上幸福祥和的生活,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当地居民对小池塘的叫法,故名。建县前属会理县。原名下村大队。1981年,以驻地更名水塘子大队。2015年撤乡建镇后属鲹鱼河镇。2019年乡镇行政区划调…[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指普姓人家兴旺发达之意。建县前属会理县。原名普雄寨。后更名普发村。2015年撤乡建镇后属鲹鱼河镇。2019年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后属拆分后的鲹鱼河镇。…[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取“新官”、“云盘”两地名首字,故名。建县前属会理县。1981年以新云公社名而更名新云大队。2015年撤乡建镇后属鲹鱼河镇。2019年乡镇行政区划调整…[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相传罗姓秀才路过此地时失落一支笔,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境内一座山的形状似马头,故名。原名新村大队。1981年以驻地更名马头山大队,1984年设立马头山村。2015年撤乡建镇后,属鲹鱼河镇管辖。2019年…[详细]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取“长湾”、“新村”两地名首字,故名。建县前属会理县。1984年属长新乡。2015年撤乡建镇后属鲹鱼河镇。2019年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后属拆分后的鲹鱼河…[详细]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建县前,此地住有安、罗二姓,得名安罗。建县后,改“罗”为“乐”,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29,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辖区范围内多生野生葡萄,故名;后。建县前属会理县。1981年由岔河大队分出新建葡萄大队。1984年设葡萄村。2015年8月撤乡建镇后,属鲹鱼河镇。2…[详细]
区划代码:~23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从前有三姓彝族住此,称“仨支夷”,谐音为“撒者邑”,故名;后。…[详细]
区划代码:~23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此地种有很多白蜡树(女贞树),当地群众因地方口音习惯将白蜡树说为“白拉度”,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36,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发财之意。2020年5月13日,村级建制调整时,合并原滴水岩村和官村村,设立官发村。…[详细]
区划代码:~23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此村位于鲹鱼河畔,故名;后。2020年5月,村级建制调整时,合并原沙拉河村和小河村,新设立鲹鱼河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