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云甸镇 | 隶属:会理市 |
行政代码:513402107 | 代码前6位:513402 |
行政区域:四川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834 | 邮政编码:615100 |
车牌代码:川W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129.3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58万人 |
人口密度:约122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8个行政村 |
云甸镇以境内“白云”“甸沙关”两地名各取一字而得名。
基本介绍:
一、基本情况 云甸镇北邻德昌县,西邻米易县,距离会理县城58公里。辖区幅员面积129.3 平方公里,辖甸沙关、云田、荆凉、沙元、云兴、云桔、云雀、巴松、油房9个村民委员会,58个村民小组。辖区总户数5246户、农业户籍人口17993人。其中汉族16463人,占91.5%,彝族1364人,占7.5%。108国道穿境而过,是宜攀高速的关键节点。镇域内矿产资源丰富,以铅锌产业为主,共有工业企业19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家,2017年度工农业总产值45453万元,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8073万元。农产品主要有水稻、玉米、小麦、马铃薯等,经济作物以烤烟、蚕桑、柑橘、芒果、甘蔗为主,经济林木主要有核桃、华山
文化旅游:
周家桥位于会理市云甸镇沙元村2组。年代为清道光十九年(1839),类别为古建筑。为会理市一般不可移动文物。
廖家桥位于会理市云甸镇沙元村1组。年代为清道光十九年(1839),类别为古建筑。为会理市一般不可移动文物。
冷水沟桥位于会理市云甸镇云兴村3组。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为会理市一般不可移动文物。
马家院位于会理市云甸镇沙元村2组。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为会理市一般不可移动文物。
历史沿革:
民国,属云定乡。
1952年,设白云、云甸2乡。
1956年,白云乡并入云甸乡。
1958年,乡改公社。
1983年,公社改乡。
2012年,撤销云甸乡,设立云甸镇。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村临安宁河畔,为泥沙积成的甸子,地扼南北交通要冲,历来为军事要地,设有驻守,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云甸公社和原田坝村各取一个字组成云田大队,后拆大队改为村。…[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地处于米易县境内,村内有一“龙水”,常年流出,因而得名大水村。…[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荆指“荆竹箐”,凉指“凉桥”,两地各取一字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以小地名“沙坝碾”、“姜园子”各取一字,“园”通“元”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意为希望此地为兴旺发达之地。1952年建政时为白云乡辖村,取名为云兴村,1956年白云乡与云甸乡合并为云甸乡,1958年改为云甸公社,云兴村改为云兴大…[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诸葛亮西征南蛮路过此地,因诸葛亮字孔明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会理州志??载、清代前该地设为“巴松汛”后沿用其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