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彰冠镇 | 隶属:会理市 |
行政代码:513402111 | 代码前6位:513402 |
行政区域:四川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834 | 邮政编码:615100 |
车牌代码:川W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103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3.59万人 |
人口密度:约349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0个行政村 |
彰冠镇又名彰冠场,彰冠冲。据传古时本地有一人当官,戴着官帽招摇过市,本地口语“官”与“冠”同音,因而得名。
基本介绍:
彰冠镇位于会理县东南部,距县城26公里,全镇幅员面积103平方公里,下辖8个村民委员会,72个村民小组,人口16241人。镇内平均海拔1760.8米,无霜期240天,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种养殖业发展蓬勃,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
荣誉排行:
2023年3月,农业农村部推介彰冠镇为2022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产值超十亿元镇(石榴)。
2023年3月,彰冠镇被认定为第十二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石榴)。
2023年2月,彰冠镇被命名为2025年度四川省乡村振兴先进乡镇。
2023年1月,四川省爱卫办确定彰冠镇为2022年四川省卫生乡镇(街道)。
2019年12月,彰冠镇入选2019年四川省卫生乡镇(街道)名单。
文化旅游:
代管村张氏家族墓群位于会理市彰冠镇万红村2组,小河沟旁边。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墓葬。为会理市一般不可移动文物。
潘玉□墓位于会理市彰冠镇大发村3组潘家老坟。年代为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类别为古墓葬。为会理市一般不可移动文物。
蔡氏墓群位于会理市彰冠镇古桥村7组大坟山。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墓葬。为会理市一般不可移动文物。
伍氏墓群位于会理市彰冠镇万红村2组,小河沟旁边。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墓葬。为会理市一般不可移动文物。
王氏墓群位于会理市彰冠镇大发村3组王家老坟山。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墓葬。为会理市一般不可移动文物。
历史沿革:
1951年12月,设彰冠、弹冠、兴垣3乡。
1953年,3乡合并为彰冠乡。
1958年,彰冠、拉红、爱民3乡合并为东风公社。
1961年,析置彰冠公社。
1983年12月,公社改乡。
2013年,撤销彰冠乡,设立彰冠镇。
2019年12月,撤销富乐镇和爱民乡,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彰冠镇管辖。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打吉塘”原为“大吉塘”,意为,塘大、水好。…[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境内张姑娘桥(石拱桥)得名。1951年12月曾建为彰冠新华大队。1953年3个乡合并为彰冠乡,由彰冠乡管理。1961年彰冠辖地划出,单独建立彰冠公社…[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此山不生草木,故名。解放前该地属鹿武乡、1951年底属新河乡。1958年建立人民公社,定名新河乡,并入富乐乡,定名为富乐乡新河大队。1981年定名为…[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原名双河村,此地建有一魁星阁,故名魁阁村。…[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意为井能煮盐,为祥瑞的象征。1951年属拉红乡管辖;1958年属东风公社;1961年爱民、拉红两乡合并为爱民公社,该地为盐龙大队;2011年末属爱民乡…[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红拉,为当地一个比较出名的人的名字。1951年属爱民乡管理。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时属东风公社管理。1961年,属爱民公社管理,以红拉大队而命名。20…[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取社会主义农业大发展之意。1951年成立属爱民乡管辖;1958年属东风公社;1961年属爱民公社;1983年改公社为乡,2011年末属爱民乡管辖。20…[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取万紫千红总是春之意。1951年12月曾建为弹冠乡万红大队。1953年3个乡合并为彰冠乡,1961年彰冠辖地划出,单独建立彰冠公社;1983年12月改…[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解放前名武糯,解放后其含义不好,后取富贵快乐之意命名。…[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意为用车辆运输。1981年更名车拉村,2019年并入彰冠镇,2020年村级建制调整,将车拉村和钉子房村合并为车拉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