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呷巴乡 | 隶属:康定市 |
行政代码:513321214 | 代码前6位:513321 |
行政区域:四川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836 | 邮政编码:626000 |
车牌代码:川V | 行政级别:乡 |
辖区面积:约426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3794人 |
人口密度:约9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1个行政村 |
呷巴乡因乡政府原驻呷巴村的呷巴下村而得名。
基本介绍:
康定县辖乡。1957年置呷巴乡,1966年改建设公社,1975年更名呷巴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城75公里。面积426平方公里,人口0.32万。营(官)九(龙)公路经此与国道318线相连。辖立曲、呷巴上、下村,自弄、司车、塔拉上、下村,铁索、具弄、木弄,俄打麦巴一、俄打麦巴二12个村委会。以林、牧为主,属半农半牧乡。是州、县重要的木材产地。
历史沿革:
1957年,设呷巴乡。
1966年,改为建设公社。
1975年,更名呷巴公社。
1984年,公社改乡。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藏语,意为“绿宝石河畔的村寨”,故名。解放前属麻长保,解放后,1957年建立互助组,1958年改为立启社,1960年改为立启队,1984年改为立启行政…[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村地处呷巴乡上方,故名。1960年叫呷巴队,1966年改为红光队,1975年改为呷巴队,1984年改为呷巴上村,同年改为居里行政村,1986年建村委…[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村地处呷巴乡下方,故名。1958年叫呷巴社,1960年改为呷巴队,1966年改为红光队,1981年改为呷巴下队,1984年改为呷巴行政村,1986年…[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藏语,意为“深沟口”,故名。1958年改为自弄村,1960年改为自弄队,1966年改为建设队,1975年改为自弄队,1984年改为自弄行政村,1986…[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藏语,意为“金光闪闪”,故名。1985年改为司车社,1960年改为司车队,1966年改为红旗队,1975年改为司车队,1984年改为司车行政村,198…[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藏语,意为“松林口”,故名。1960年叫麻长大队,1966年改为幸福队,1975年改为呷巴队,1981年改为塔拉上队,1984年改为麻利仲行政村,19…[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藏语,意为“林园”,故名。1958年叫塔拉社,1960年改为塔拉队,1966年改为先锋队,1975年改为塔拉队,1984年改为塔拉行政村,1986年建…[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地修建有一铁索桥。1958年叫铁索桥社,1960年改为铁索桥队,1966年改为红星队,1975年改为铁索桥队,1984年改为铁索桥行政村,1986年…[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藏语,意为“沙滩地”,故名。1960年叫具弄队,1966年年改为前进队,1975年改为具弄队,1984年改为具弄行政村,1986年建村委会。…[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藏语,意为“人多之地”,故名。1986年得名后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藏语意为“投靠定居”,故名。1960年叫俄打麦巴牧业队,1966年改为解放大队,1975年改为俄打麦巴一生产队,1984年改为俄打麦巴一行政村,198…[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