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甘孜州康定市鱼通镇

地名:鱼通镇隶属康定市
行政代码:513321108代码前6位:513321
行政区域:四川省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长途区号:0836 邮政编码:626000
车牌代码:川V行政级别:镇
辖区面积:约243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1712人
人口密度:约7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11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藏语,意为不被别人欺负。

基本介绍:

鱼通乡是四川省甘孜州康定市下辖乡,2016年9月21号,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同意撤销舍联乡、前溪乡,设立鱼通乡。

历史沿革:

2019年12月2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甘孜州调整康定市等6个县(市)部分乡镇行政区划的批复(川府民政〔2019〕25号):撤销鱼通乡,设立鱼通镇,以原鱼通乡所属行政区域为鱼通镇的行政区域,鱼通镇人民政府驻野坝路1号。

甘孜藏族自治州博物馆
干沟村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地有一干枯的河沟。解放前属鱼通乡第一保所辖,解放后,1952年属舍联乡所辖,1955年改为互助组,1959年改名为干沟队,1966年又易名名为四清生…[详细]

野坝村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藏语,意为“可耕种的地方”,故名。解放前属鱼通乡第一保所辖,解放后,1952年建野坝村,1955年建野坝社,1959年改为野坝队,1966年更名为立新…[详细]

牛棚子村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地建筑多为看牛人住的棚子。解放前属鱼通乡第三保,1952年建牛棚子村,归麦崩乡辖,1955年建牛棚子社,1959年改名为牛棚子生产队,1960年划给…[详细]

舍联村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藏语,意为“有福分”,故名。解放前属鱼通乡第一保所辖。解放后1952年建舍联赖村,1955年建初级社,1959年改为舍联队,1966年又更名为先锋大队…[详细]

勒树村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藏语,意为“山边的村寨”,故名。解放前属鱼通乡第一保管辖。解放后,1952年定名为勒树村,1955年改为勒树社,1959年易名为勒树队,1966年改名…[详细]

龙安村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藏语,意为“五沟汇合的地方”,故名。解放前属鱼通乡第三保,1950年解放,1952年建龙安村,1957年改为龙安社,1959年改为龙安队,1966年改…[详细]

赶羊村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处很久以前该地为放羊之地,后逐步有人户迁移此地,故名。…[详细]

俄包村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藏语,意为“山上的人”,故名。解放前属鱼通乡第四保,1950年解放,1952年建俄包村,1955年改为讹包社,1959年改为俄包队,1966年改为红卫…[详细]

前溪村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村地处一条溪水前,故名。解放前属鱼通乡第四保,1950年解放,1952年叫前溪村,1955年改为前溪社,1959年改为前溪生产队,1984年改为前溪…[详细]

初咱村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藏语,意为“海子边”,故名。解放前属鱼通乡第四保,1950年解放,1952年叫初咱村,1955年改为初咱社,1959年改为初咱生产队,1966年改为红…[详细]

雄楼村

雄楼村:由原雄居、楼上等2村合并而来,位于鱼通镇东南方的半高山线旁,毗连龙安村,属大渡河旁干热河谷地带。距离镇政府21公里,幅员面积9.03平方公里,…[详细]


以下地名与鱼通镇面积相当:
到鱼通镇必去著名景点

鱼通镇相关名人

鱼通镇特产与美食
鱼通镇民俗文化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