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巧马镇 | 隶属:册亨县 |
行政代码:522327104 | 代码前6位:522327 |
行政区域:贵州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859 | 邮政编码:552200 |
车牌代码:贵E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243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1.16万人 |
人口密度:48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5个社区、8个行政村 |
“巧马”系布依语,意为马的头部,因其境内地形如马的头部而得名。
2024年7月,全国爱卫会命名巧马镇为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巧马镇位于册亨县西南部 ,地处黔桂两省交界的南盘江畔三县( 册亨、安龙、隆林)结合部,南昆铁路横穿境内16多公里,并在镇政府所在地纳贤建有县级客货运火车站,盘百公路过镇南部9.7公里,建有南盘江大桥横跨南盘江通往广西隆林,公路经县城到镇通往盘(县)百(色)公路。镇政府驻纳贤。东与丫他镇接壤,西与安龙县坡脚乡毗邻,南与广西隆林尾乐乡隔江相望,北倚冗渡镇,东西长18多公里,南北宽18多公里,周长67多公里,总面积243多平方公里。镇政府所在地高程530米,最高海拔1420米,最低海拔383米。于1991年12月由原巧马、板坝、者告、孔屯乡合并成立巧马镇。镇境内居民有汉、布依 、苗、壮、仡佬等5个民
清属册亨州同百弼甲者浩亭。
民国时期属册亨县四区巧马联保。
1951年,属二区板坝乡。
1961年,设立巧马公社。
1984年,改设巧马乡。
1992年,设立巧马镇。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巧马”系布依语译音,意为马头寨。村子附近山形似马头,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该社区位于纳贤村下纳桑组,小地名“纳桑”,“纳桑”原意为纳桑的河边的田坝,此地是锅厂、孔屯、纳贤三个村交界处,分别是苗族与布依族自然村落,搬迁群众大多…[详细]
区划代码:~003,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该社区聚集了来自全镇8个行政村的各族群众,“朗基”寓意挺拔的松树,为了激励搬迁群众振奋向前,砥砺前行,拥有松树般的坚韧不拔的意志力,艰苦奋斗,搬得出稳…[详细]
区划代码:~004,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该社区位于巧马河道中下游,巧马林场与纳下组之间,河床较宽,有较多可耕种的梯田,可种植多种农作物如稻米、甘蔗以及大豆花生等,因此聚集了较多自然村落,“纳…[详细]
区划代码:~005,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安全住宅,是国家的易地扶贫搬迁政策让“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村寨的群众住新居过好日子,享受搬迁政策的群众常怀感恩之心,故取名为“感恩”社区。…[详细]
纳贤村位于巧马镇东北面,国土面积16.1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02亩(田102亩),林地67亩,荒山1250亩,林355亩,森林覆盖率15%,人均纯收…[详细]
巧马村位于巧马镇东北面,距镇所在地9.5公里,是典型的土壤贫瘠的村庄,高山坡陡,水土流失严重,全村有8个自然村寨,分为10个村民小组,331户,157…[详细]
孔屯村位于巧马镇北面,距镇政府所在地15公里,是典型的土壤贫瘠的多民族贫困村,水资源匮乏,交通不便,全村共有10个村民组451户1969人,居住幸存苗…[详细]
锅厂村位于巧马镇北面,距镇所在地8.5公里,是典型的土壤贫瘠苗族村。全村有6个组,8个自然村寨,334户,1523人,有初中及初中以上文化程度71人,…[详细]
尾贤村辖4个村民组,125户613人,人均吃粮358公斤,人均纯收入1165元,其中劳动力410人。总耕地面积为801.3亩,其中田面积144.1亩,…[详细]
纳桃村位于巧马镇西南面,距镇政府6公里,全村共辖7个组330户1558人,农业人口1551人,非农业人口7人,人均吃粮792斤,人均纯收入2800元,…[详细]
者告村位于巧马镇中西部,地处南盘江中游的一班电站东面,纳者公路穿境而过,距镇政府驻地6公里,距国道324线4公里,距县级火车站8公里,全村国土总面积1…[详细]
板坝村距巧马镇政府40余公里,位于巧马镇政府西南部,该村由原平安村、纳也村和沿江村整合而成,全村有12个村民小组,582户2674人,居住着布依、壮、…[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