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金顺镇 | 隶属:乐至县 |
行政代码:512022108 | 代码前6位:512022 |
行政区域:四川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28 | 邮政编码:641300 |
车牌代码:川M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59.1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86万人 |
人口密度:约315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2个社区、11个行政村 |
古名金家坝,明末清初,有金姓人家在此开店经商,因生意兴隆,取“兴旺、顺利”之意改为兴顺场。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改场为乡时更名金顺乡。
乐至县辖镇。1935年建金顺乡,1953年从中江县划入乐至县,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1992年建镇。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府35公里。面积59.1平方公里,人口3.7万。通公路。辖磬子山、胡家沟、海鹰、魁山、长塘、玉河沟、观顶庙、桐木沟、双龙桥、龟形沟、蟠龙寺、公寺镇、凤形沟、柏树沟、道子湾、金石坎、通行桥、玉泉寨、同家祠、石包、管家沟、仁义寨、水竹、郝家沟、金家沟、半家沟26个村委会和金顺场居委会。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兼产油菜子、棉花。养殖生猪、蚕。
1949年,属中江县16区。
1953年,属乐至县第10区。
1955年11月,设金顺区。
1956年1月,并入良安区,设金顺乡。
1958年,乡改公社。
1984年,公社改乡。
1992年8月,乡改镇。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金顺镇镇政府驻地位于该社区,社区遂借取镇名为名。…[详细]
象龙社区:由原蟠龙寺村更名而来,位于镇政府东面,距镇政府7公里。幅员面积5.5平方公里,共有17个村民小组,户数895户,人口3118人。…[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此村境内地形如海鹰一样而故名。1952年置海鹰村,中江县辖,1953年划归乐至县。1958年撤村建6大队,1981年地名普查时更名为海鹰大队,198…[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一长方形堰塘得名,故名。1952年置长塘村,中江县辖,1953年划归乐至县。1958年撤村建2大队,1981年地名普查时更名为长塘大队,1984年撤…[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沟中小河形如玉带,故名。1952年置玉河沟村,中江县辖,1953年划归乐至县。1958年撤村建6大队,1959年为2大队,1981年地名普查时更名为…[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境内一条沟,桐子树多,故名。1952年置桐木沟村,中江县辖,1953年划归乐至县。1958年撤村建8大队,1981年地名普查时更名为桐木沟大队,19…[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根据境内有一大石包而命名,故名。1952年置石包村,中江县辖,1953年划归乐至县。1958年撤村建2大队,1981年地名普查时更名为石包大队,198…[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此处有座仁义寨,建寨时以仁义为本故得名,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境内的水竹较多,以溪尾有水竹,故得名,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地地址低洼且早年金姓家族在此居住,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明末清初,公众筹款建寺庙于山顶,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2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境内柏树而命名,故名。1952年凤形沟村,中江县辖,1953年划归乐至县。1958年撤村建3大队,1981年地名普查时更名为凤形沟大队,1984年撤…[详细]
区划代码:~22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通行桥即境内有方便通行的桥而故名。1952年通行桥村,中江县辖,1953年划归乐至县。1958年撤村建4大队,1961年改为7大队,1981年地名普查…[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