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阿坝州理县薛城镇

地名:薛城镇隶属理县
行政代码:513222103代码前6位:513222
行政区域:四川省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长途区号:0837 邮政编码:623100
车牌代码:川U行政级别:镇
辖区面积:约250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5316人
人口密度:约21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1个社区、12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薛城镇古为氐羌之地,隋文帝杨坚开皇四年(585年),设薛城戎为治所,在薛城东筑城墙,固成阁而得名。

基本介绍:

理县辖镇。1952年建薛城乡,1958年改公社,1992年置镇。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府23.4公里。面积250平方公里,人口0.5万。国道317线过境。辖较场、欢喜、箭山、甲米、沙金、塔子、水塘、大歧、小歧、马山、南沟11个村委会。农业主产玉米、小麦、杂豆、马铃薯。经济林木有苹果、花椒、核桃。城西宁江门上刻有“为中国的自由独立奋斗到底”等宣传标语,属州级文物保护单位。城内有筹边楼1座,建于唐太和四年,为唐朝宰相李德裕筹边议事之地。

荣誉排行:

2021年5月,省委宣传部命名薛城镇为四川省首批省级乡村文化振兴样板村镇

2021年1月,薛城镇入选第三批四川最美古镇古村落名单。

历史沿革:

隋开皇四年(584年),设薛城戊。

唐天宝元年(742年),设保县。

唐大中三年(849年),更名薛城县。

明洪武六年(1373年),更名保县。

清嘉庆八年(1803年),设正隶厅。

民国二年(1913年),设理番县。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更名理县,为县政府驻地。

1951年冬,迁驻杂谷脑,薛城改区;后撤区,改薛城乡;后乡改薛城镇。

2019年12月,撤销木卡乡,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薛城镇管辖。

九寨沟县
古镇社区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该社区地处薛城古镇,居住于此社区群众通过选举产生的基层自治组织。…[详细]

较场村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较场坝,指古时候操练兵马或比赛技艺的场所,故名。…[详细]

沙金村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该地原为清代保县县城,康熙年间,孟董沟泛滥,从城中流过,泥沙淤积成坝,呈金黄色,故名。…[详细]

箭山村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箭山,指该山峰形陡如箭。羌语名“则底”,含义为“腰带”,故名。…[详细]

甲米村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藏语意为“河坝”,故名。清朝时属九子屯,民国时属下孟乡,解放后一度划归沙金乡管辖,1964年划归薛城镇,成立甲米大队,1984年改为甲米村。…[详细]

塔子村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塔子,指白塔。故名。清朝是属九子屯,民国时属下孟乡,1964年划归薛城公社,成立塔子大队,1984年改为塔子村。…[详细]

水塘村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水塘,指池塘,该境内有一池塘,故名。解放前为下孟乡辖地,1964年划归薛城公社水塘大队,1984年改为水塘村。…[详细]

大岐村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岐,指岐山。羌语为“隔达”,含义为相望、友谊。故名。…[详细]

小岐村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岐,指岐山,羌语为“隔达”,含义为相望、友谊。故名。…[详细]

南沟村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南沟,指位于薛城南边的河流,故名。解放前属薛城镇第一保,1952年划归河心村,1984年建南沟村。…[详细]

木卡村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传说蜀汉时,姜维曾屯兵于此,设过木头的关卡,故名。…[详细]

三寨村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该村境内有上、中、下三个寨子,故名。1962年划归沙金乡,1964年划出改建木卡公社三寨大队,1984年改为三寨村。…[详细]

九子屯村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此地有九个寨子,故名。1966年成立木卡人民公社,同年成立木卡人民公社九子大队,1984年撤公社改为乡,大队改为村,故称木卡乡九子村。2020年村级建…[详细]


以下地名与薛城镇面积相当:
到薛城镇必去著名景点

薛城镇相关名人

薛城镇特产与美食
薛城镇民俗文化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