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象图乡 | 隶属:剑川县 |
行政代码:532931203 | 代码前6位:532931 |
行政区域:云南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872 | 邮政编码:671300 |
车牌代码:云L | 行政级别:乡 |
辖区面积:约250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4655人 |
人口密度:约19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5个行政村 |
象图乡因辖区核桃树村紧靠象鼻山,由东往西远眺,象鼻山山梁直下核桃树村近围坪地,呈象鼻抱图书之势,故名象图。
象图乡位于剑川县西南部,地处两州(大理州、怒江州)四县(剑川、洱源、云龙、兰坪)的结合部,东与弥沙乡和洱源县乔后接壤,南与云龙县长新乡毗邻,西靠云龙县白石乡,北连兰坪县金顶镇、剑川县马登镇。辖象图、下登、丰登、江头、沽泥盆5个村委会、24个自然村、34个村民小组,有白族、彝族、傈僳族3个世居民族。2024年末全乡总户数1873户,其中农业户1372户,总人口5828人,其中农业人口5339人。全乡国土面积25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46万亩,人均2.7亩。人口居住在峡谷两岸海拔1900米——2900米地带。气候属中温带高寒层,特点是长冬无夏,春寒秋凉,年均气温11℃。立体气候特征很突出,属
2024年3月,象图乡入选2024年云南省卫生乡镇名单。
文化旅游:
核桃树村古戏台位于剑川县象图乡,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核桃树村古戏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清代时期,属弥沙图。
民国十年(1921年),属剑川县第五区。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属弥沙镇。
1949年,属弥兰区。
1952年,属剑川县第三区。
1955年,属剑川县乔后区。
1958年,为象图公社。
1961年,属弥沙区。
1962年,为象图公社。
1971年,属弥沙公社。
1984年,象图、下登、沽泥盆、丰登、江头5乡从弥沙析出,设象图区。
1988年,改象图乡。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因村子驻地的山脉形似大象,大象鼻尖有一块空地,形似一卷图书,构成象鼻抱图书之势,故名象图村。村委会因此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9年前属剑川县弥沙镇第四保;1950年至1952年为剑川县第3区第11行政村;1952年后改称江头乡;1955年至1957年属剑川县乔后区辖;1…[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9年前属剑川县弥沙镇第四保;1950年至1952年为剑川县第3区第11行政村;1952年后改称下登乡;1955年至1957年属剑川县乔后区辖;1…[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1952年土改建乡时,原拟从所辖的淳风邑和石登两个自然村中各取一字为“风登”乡,后经推敲,风登一名无表达意义,遂据谐音改称“丰登”乡。寓五谷丰登之意…[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9年前属弥沙镇第五保;1949年后属剑川县第三区第十二行政村;1952年属丰登乡;1958年为象图公社沽泥盆管理区;1962年后称沽泥盆公社;1…[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