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万安镇 | 隶属:罗江区 |
行政代码:510604100 | 代码前6位:510604 |
行政区域:四川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838 | 邮政编码:618000 |
车牌代码:川F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29.4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8.93万人 |
人口密度:约3037人/平方公里 | |
办公地址:麓峰北路157号 | |
下辖地区:21个社区、4个行政村 |
因东晋末,朝廷在此设万安县而得名。
基本介绍:
万安镇地处德阳市东北部,南距德阳市区25公里,北离绵阳市市区28公里,幅员面积63平方公里,辖21个社区、4个行政村,296个村(居)民小组,辖区总人口约9万人。
万安镇是“历史古镇”、“四川省200强乡镇”“国家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四川省历史文化名城”、“省级先进文化镇”,镇域交通便利,历史文化底蕴丰厚,有奎星阁、景乐宫、汶江书院、范家大院等历史古迹。自西汉末设万安县至今已有1700余年,因唐设万安驿而得名,2006年,万安乡并入罗江镇,更名为万安镇,2019年,万安镇与御营镇合并,保留万安镇原名。万安镇以打造高铁新区经济圈为契机,坚持依托“二产”,耕耘“三产”理念,以优化产业结构,加快
荣誉排行:
2021年1月,万安镇入选2020年四川省卫生乡镇(街道)名单。
2014年3月,被命名为2013年度四川省省级生态乡镇。
2010年3月,环境保护部授予万安镇2010年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区之“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称号。
历史沿革:
东汉在涪县(治所今绵阳市)地置万安驿。
西晋时期设万安县,南朝梁更名潺亭县,北朝西魏恢复万安县。
唐天宝元年(742年)改为罗江县。
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罗江县并入德阳县。
雍正七年(1729年)复置罗江县。
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罗江县再次裁撤并入绵州,并移州治于此。
嘉庆七年(1802年)又恢复罗江县。
民国时期罗江县疆域沿袭清代,无甚变动。
民国29年(1940年)全县辖1个镇14个乡,即:罗江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以境内有景乐宫得名;后。2000年罗江县体制改革,撤消原街道居委会建立社区居民委员会,将原11、12居委化探队、树脂厂、等区域合并成立景乐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因境内有东升学校而得名,后。2001年建立川纤社区居民委员会,2014年4月更名为东升社区居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003,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因境内有朝天寺,三圣宫,取“朝”“圣”二字而得名,后。…[详细]
区划代码:~004,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意指美好愿望之意;后。2001年罗江县体制改革,撤消原街道居委会建立社区居民委员会,将原5、6、7、8、9居委部分辖区及火车站居委合并成立富乐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05,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以李调元“一门四进士,弟兄三翰林”的历史得名;后。…[详细]
区划代码:~006,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因境内有奎星阁楼而得名,后。1996年12月建县以来,南街成立了三居委和四居委,陕西巷成立了八居委,北外街成立七居委,2000年7月,撤三居委、四居委…[详细]
区划代码:~007,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喻指光明,希望百姓生活美好阳光;后。1949年前第八、九保,1953年建政时为红花西村,1956年合作化时为黎明社,1958年公社化为第一耕作区,19…[详细]
区划代码:~008,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因所在辖区有麓峰路而得名;后。1997年农转非,该地为十三居委,2003年十三居委与凤雏社区合并,为麓峰社区,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009,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因境内有金雁桥而得名,后。1996年成立金雁村,2010年改为金雁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10,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境内有狮子山,加之取富裕之意命名;后。1956年建立狮丰合作社,1981年改为狮丰大队,1984年恢复行政村制时为狮丰村,2011年更名为狮丰社区,沿…[详细]
区划代码:~011,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因本地曾胜产斑竹而得名;后。1961年改名为9大队,1981年为斑竹大队,1984年恢复行政村制时为斑竹村,2012年为斑竹社区,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012,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因该地有周家柏林高耸入云而得名,后。1952年建政为14村,1956年建初级社为柏林社,1958年在公社化改为6管区,1981年为柏云大队,1984年…[详细]
区划代码:~013,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以境内有泉水湾得名,意指村民生活像泉水一样清新又甘甜之意。后。…[详细]
区划代码:~014,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因境内有南塔寺而得名,后。1952年建政称为天台村,1956年建社为天台5分社、6分社,1958年公社化改为12管区,因辖区南塔寺内有一座历史久远的古…[详细]
区划代码:~015,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因宝成铁路横穿全境似长虹,名之。后。1952年前为万安乡第九保,1952年建政时为红花村,1956年为长虹社,并入黎明社,1958年公社化时为第三耕作…[详细]
区划代码:~016,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因辖区有石龙庙而得名,后。1952年前为万安乡二十一保,1952年为民兴村,1956年化归红花,黎明社,1958年为第十三耕作区,1960年改为10大…[详细]
区划代码:~0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该地位于凯江两岸而得名,2018年11月改名为凯江社区,设凯江社区居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019,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此处在2014年由罗江县民政局申请登记成立御营镇第一居委会邻里乡亲互助会,社区沿用此名,后。…[详细]
区划代码:~020,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芒江堰为主要水流,故取芒江堰前两字为村名;后。…[详细]
区划代码:~020,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境内有玉脑山,社区以山为名,后。1952年建政时为玉脑村,1955年成立星火19、20两个初级社,1958年公社化时为玉脑管区,1961年更为九大队,…[详细]
区划代码:~02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明会社区是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区万安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境内有太平寺而得名,意指祈求平安健康之意;后。…[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2007年因华光村与兴隆村合并,取“华”“兴”二字得名;后。…[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境内有一座响石桥而得名。桥下铺有石板,水流于此常发出声响,村以桥名;后。…[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处有万寿桥,村以桥名,寓意村民身体健康,长寿;后。…[详细]
相传,唐天宝十五载“马嵬坡”之变,唐明皇宠妃杨玉环并未“死于尽组之下”。原来,唐明皇处死杨国忠后,羽林军仍逼除掉杨贵妃。唐明皇百般为难,只得采用高力士之计,从随行宫女中择一外貌酷似贵妃者调包替死,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