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万安镇 | 隶属:将乐县 |
行政代码:350428101 | 代码前6位:350428 |
行政区域:福建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长途区号:0598 | 邮政编码:365000 |
车牌代码:闽G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147.5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6500人 |
人口密度:约44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8个行政村 |
万安之名,寓有万福之地,诸事皆安之意。
万安镇位于将乐县北部,东接高唐镇与顺昌县,西连大源乡,南毗古镛镇、光明乡,北抵安仁乡、总面积147.5平方公里。镇政府所在地万安村距县城27公里,省道304厦甘线贯穿全镇,有7个主村在公路旁,京福高速公路在我镇通过并设立互通口,交通十分便利。北达泰宁、建宁,南通顺昌、沙县。万安镇建制于宋元年间(约公元1081年)始称为“万安寨”。1984年10月经省政府批准改为万安镇。
万安镇辖区面积157平方公里,下辖福匡、寺许、正溪、万安、高坊、坊头、良坊、吴厝地等8个行政村和一个孙坊良种场。全镇共有2684户,10193人,其中农业人口9670人,非农业人口523人,现有耕地16120亩,其
2024年7月,2024年福建省“全域生态旅游小镇”名单公布,万安镇榜上有名。
2024年1月,万安镇被命名为2024年福建省卫生乡镇。
2024年2月,福建省2018-2024年度省级文明村镇社区名单出炉,万安镇上榜。
2024年4月,环境保护部授予万安镇2024年度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
宋元丰年间(1078—1085年)设万安里。
明代设万安上都、下都。
清代沿明代制。
1928年废都图。
1934年设万安联保,属第三区署。
1939年联保改镇。
1941年5月改属第二区署。
1945年11月镇改乡。
1950年3月设万安乡公所,属第五区公所。
1951年增设福匡乡。
1955年设5个乡,属万安区。
1958年10月设万安大队,属红旗人民公社。
1959年9月更名万安公社。
1984年9月公社改乡,同年1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翔安社区,即寓含“平安飞翔”之意。2024年12月成立为翔安社区居民委员会,名称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福,即福气;匡,即围住,在此意为“被福气包围住”。…[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寺,即佛教出家人居住的地方,在此指隆芳寺;许,即当地“后”的方言,后面;寺许村,即村民在隆芳寺后面群居的乡村。…[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正,即不偏斜;溪,即泛指小河沟;正溪村,即村民在正中间有条小溪的地方群居的乡村。…[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万安,寓有万福之地,诸事皆安之意。宋代设东西市、南北市、观前市,属县西万安上都图二。明代仿宋制,于明万历十三年(1585)设3市,属县北万安上都二图。…[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高坊村,即高氏村民在此群居的乡村。始建于元代,明弘治十八年(1505)设高坊村,属县北万安上都,清代仿明制,1931年-1934年设高坊乡苏维埃政府,…[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坊头村,即村民在地势高于孙坊村的地方群居的村落,后简称坊头。…[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良坊,即当地方言“浪边”、“梁坊边”的谐音,在此指溪边。…[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吴厝地村,即吴氏族人在此群居的乡村。明弘治十八年(1505)设立县西吴厝地,属阳岸都,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属县西路阳岸都,1931年-1934年…[详细]
区划代码:~50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