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太霞乡 | 隶属:南部县 |
行政代码:511321243 | 代码前6位:511321 |
行政区域:四川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817 | 邮政编码:637300 |
车牌代码:川R | 行政级别:乡 |
辖区面积:约32.3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6526人 |
人口密度:约202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7个行政村 |
太霞乡因乡人民政府驻地地处太阳罐山前面,被命名为太霞。
2019年,撤销西河乡,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太霞乡管辖,太霞乡人民政府驻正街1号。
太霞乡位于县西北边陲太霞山垭上,离县城100公里,东至阆中市,南通盐亭县,西到梓潼县,北达剑阁县。全乡幅员面积32.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226亩。辖红花、高河、英雄、南山、西水、前进、先锋7个行政村,61个社,6502人,其中场镇人口205人。属升钟水库重淹乡之一,七个村均属淹没村。由于受升钟水库的淹没,全乡形成了四沟五梁的地貌。乡党委、政府按照“四变”、“五有”、“六个一”的奋斗目标,实现了工农业总产值1731万元,人均纯收入1765元,实现了财政收入55万元,入库税金11万元。
产业结构调整
历史沿革:
1954年,设罐垭乡。
1971年,设太霞乡,属盐亭县。
1978年,划归南部县。
2019年10月,撤销西河乡,划归太霞乡管辖。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处地形较平坦且早年盛产红花,故名。1950年,隶属罐垭乡。1958年,隶属罐垭公社(人民公社运动),为四大队。1980年,隶属太霞公社,更名为红花大…[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南山位于该村境内,村名遂借取山名为名。1950年,隶属罐垭乡。1958年,隶属罐垭公社(人民公社运动),为6大队。1980年,隶属太霞公社,更名为南山…[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村境内有原古西水县遗址,故名。1950年,隶属罐垭乡。1956年,隶属西河乡。1958年,隶属西河公社(人民公社运动),更名为1大队。1980年,隶…[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解放后政治名词。此名寄托了当地群众不畏艰难,向前发展,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地曾有一打铁的大铁炉,故名。1950年,隶属罐垭乡。1958年,隶属西河公社(人民公社运动),更名为6大队。1980年,隶属西河公社,更名为铁炉大队…[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洪湖坝位于该村境内,村名遂借取坝名为名。…[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西河场位于该村境内,地处河岸以西的场镇,故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