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洋溪镇 | 隶属:射洪市 |
行政代码:510922111 | 代码前6位:510922 |
行政区域:四川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825 | 邮政编码:629000 |
车牌代码:川J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68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2.33万人 |
人口密度:约343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2个社区、14个行政村 |
因此地地处一关隘处,一条小溪流经此地,因地形原因,旧时周边众多居民都到此地淘米,清康熙时在此置场,取名洋淘溪场,嘉庆时置关隘,简化为“洋溪镇关隘”,后沿用“洋溪”名。
基本介绍:
洋溪镇位于遂宁市射洪县城东岸,距县城14公里,全镇辖14行政村2个社区,153个农业合作社,幅员面积约6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3219亩,总人口5.2万,农业总户数13323户。近年来,成功引进盈益、富丽、宏盛、鑫泰、金马等工、农业企业入住,目前规模以上企业已达4家。上半年全镇实现工商税收收入179.2万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773万元,实现人均纯收入2264元。
历史遗迹
中国西部古代史的重要组成。洋溪自建镇至今已有千多年历史文化底蕴,是射洪三大古镇之一。随着时光推移,这样的古镇只会越来越少。因此,洋溪古镇的历史文化不仅具有悠久性、深厚性而且具有稀缺性,其历史文化价值更显弥足珍贵,对
文化旅游:
楞严阁是川中著名道教寺观和旅游胜地,位于四川射洪县南十五公里的洋溪镇街后龙背山头。据清朝光绪年间撰修的《射洪县志》记载:“明万历年间建后山楞严阁”。清朝康熙年间始由惠清太和陈清觉来洋溪开山。
白流寺,位于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洋溪镇涪江河畔的玉川山上,与蓬溪县天福镇接壤,距县城约18公里。为遂宁市文物保护单位。据当地村民及原寺金学焕言传,白流寺原名广福寺,为唐代勤安和尚所建,后迁至玉
黄家岩崖墓群位于射洪县洋溪镇铜鼓山村3组,年代为汉。为射洪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M5为中心,东、西500米,南、北50米。
向家岩崖墓群位于射洪县洋溪镇东山村4组,年代为汉。为射洪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M7为中心,东、西50米,南、北600米。
射洪东山书院位于射洪县洋溪镇小学内,年代为清。为射洪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西、南、北之围墙外1米。
历史沿革:
清初属务本乡三甲,清宣统元年(1909年),设洋溪镇。
1940年,设洋溪镇。
1950年,成立洋溪乡人民政府。
1958年,改为浒溪公社。
1984年,改为浒溪乡。
1985年,改为洋溪镇。
1992年,由原浒溪、古佛、互助、新溪4乡合并组建洋溪镇至今。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楞严指楞严会,为佛教禅林古法,此处有“楞严山道观”,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射洪旅游胜地,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相传两千年前,刘秀入川沈水之战,一黄姓将军带兵驻扎,在井坝街一山上,该将军把该山取名为黄浒寨,村以寨名。…[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唐时即已有东山,杜甫曾在此陪王侍御宴饮,村名遂借取山名为名。…[详细]
杨桃溪村:由原书院、涪江、天桥等3村合并而来。…[详细]
黄村坝村:由原天井沱、白马嘴等2村合并而来。…[详细]
双檬村:由原双庙、檬子坝等2村合并而来。…[详细]
新溪坝村:由原铜鼓山、罗家坝等2村合并而来。…[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内有一白流寺,村名遂借取寺名为名。1984年恢复乡建制,为浒溪乡白流寺村村民委员会;1992年撤乡并镇由原浒溪、古佛、互助、新溪4乡合并为洋溪镇白流…[详细]
观音桥村:由原刘氏祠、苏家沟等2村合并而来。…[详细]
据查,互助村于新中国成立后取的村名,当时召集了本地德高望重的老者,商议村名。老者们希望本村人在以后能够相互沟通,相互帮助,相互理解,于是取名互助村。…[详细]
桃花山村:由原武显岩、蒲家浩等2村合并而来。…[详细]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该村境内修建有坝基而得名,故名。1950年属射洪县柳树区;1953年划归新溪乡公管所;1956年属浒溪乡东山高级农业合作社管辖,该村由丰胜合作社和百…[详细]
古佛寺村:由原石马、三房、金匣、天河等4村合并而来。…[详细]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查,解放前此处有一座古庙叫玉丰寺,村名遂借取寺名为名。…[详细]
区划代码:~22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前有条河流将该处包围,遂建一石桥,取名石桥沟,村以沟名。…[详细]
区划代码:~22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相传有一位钦差大臣路过此地,无法过河,便命令地方官修建了一座石桥,取名岱钦桥,1955年重建为钢筋水泥桥,仍以岱饮桥命名,村借取桥名为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