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太和街道 | 隶属:射洪市 |
行政代码:510922001 | 代码前6位:510922 |
行政区域:四川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825 | 邮政编码:629000 |
车牌代码:川J | 行政级别:街道 |
人口数量:约21.97万人 | |
下辖地区:14个社区、1个行政村 |
“太和”,取《周易·乾卦·彖传》:“保合太和,乃利贞”之哲理,即“保持至极的协调和顺,则万物无不利”之意。
基本介绍:
2019年,子昂街道更名为太和街道。
子昂街道办事处驻太和大道南段23号,辖原太和镇的衙署等14个社区居委会所属行政区域
荣誉排行:
2022年10月,2022年淘宝镇名单发布,太和街道上榜。
2021年10月,南京大学空间规划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联合发布2021年淘宝镇名单,太和街道榜上有名。
2021年10月,太和街道被评选为2020年四川省基层治理示范街道。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宝镇,太和街道榜上有名。
2019年10月,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榜单公布,太和街道位列第803名。
2014年7月,太和街道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文化旅游:
太和城墙址位于射洪县三元宫、衙署街社区老城区,年代为清。为射洪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城墙为中心,东西南北至城墙基外1米。
历史沿革:
公元1712年,清康熙年间建置太和镇。
1949年12月10日,太和镇解放。
1950年1月,射洪县治地由金华镇迁至太和镇。
2012年11月政区划分为平安街道、子昂街道、太和镇(原武安党工委)。
2019年区划建制调整,改为太和街道至今。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此社区临近县政府衙暑街,社区借取街道名为名。…[详细]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据查,因辖区范围内有一明清时期建的建筑,名为三元宫,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003,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德胜上街、德胜中街、德胜下街都属于该社区管辖范围,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004,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据查,1950年前河堤有个庙子,称为水浒宫,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005,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指落实维护河流生态环境政策,取保护河流之意,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006,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据查,该地区地处涪江河畔,涪江河有滩,一般“滩”称为“浩”,浩内多黄鳝,取其谐音为“黄磉”,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007,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本辖区在民国时期属于家庭式手工作坊织布集中区域,用于家庭作坊木质的机械比较多,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008,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此处原名建设村村民委员会,2003年成立社区,遂沿用村名为社区名。…[详细]
区划代码:~009,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境内有一座何家,故名。1984年底更名为紫云乡何家桥村。1985年4月更名为太和镇城南办事处何家桥村。1995年更名为太和镇城南办事处何家桥居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010,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社区于2005年因城市拓展建设由原佛爷庙村和南井沟村组建,故取名佛南社区居民委员会,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01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据查,凉帽山风景区属于该社区管辖范围,2002年并村后就以此山作为村名,2005年村改社区,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012,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此地有一座历史悠久的寺庙叫王爷庙,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013,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据查,1950年前,在县城以南成立盐井生产厂,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014,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桂仙社区是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市太和街道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相传唐代时期,某年大旱,百姓苦不堪言,白莲圣母下凡救民于水火,后人为了感谢和纪念白莲圣母,将此山改名白莲山,村遂借取山名为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