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涪阳镇

地名:涪阳镇隶属通江县
行政代码:511921112代码前6位:511921
行政区域:四川省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长途区号:0827 邮政编码:636700
车牌代码:川Y行政级别:镇
辖区面积:约65.3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1.73万人
人口密度:约265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1个社区、10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以地处涪水之阳得名。

基本介绍:

通江县辖镇。国家小城镇建设试点镇。民国时期置涪阳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1989年建镇。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府28公里。面积65.3平方公里,人口1.2万。通(江)汉(中)、通(江)南(江)公路过境。辖龙头、火石岭、金家坪、下江口、石龙寺、莲花洞、斜滩河、中码头8个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农业主产水稻、玉米、小麦,特产银耳。

历史沿革:

北魏正始中(公元504—公元508)始建符阳县并置奇章郡。

隋开皇五年(公元583)奇章郡废,符阳县属集州。

集州废,属巴州。

天宝元年(公元742)符阳县隶属符阳郡。

宋熙宁五年(公元1072)省符阳县入通江县。

元至元四年(公元1338)设里甲,符阳属通江县新昌里二甲。

民国元年(公元1912)属新场乡辖。

1933年川陕省苏维埃在涪阳设红江县,亦设苏维埃。

民国二十五年设涪阳联保。

民国二十九年废联保改涪阳为

+查看详细涪阳镇历史沿革>>

南龛山景区
涪阳坝社区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古名符阳,以位于河畔、夕阳映水,故名。自2007年1月成立以来,沿用至今。…[详细]

红江村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该村位于一处老地名洪江,洪同红,故名。红江村1950年为涪阳乡红江大队,1958为涪阳人民公社红江大队,1964年为涪阳公社红江大队,1984年为涪阳…[详细]

金家坪村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村此坪姓金的人家居多,故名。1950年为涪阳乡金家坪大队,1958为涪阳人民公社金家坪大队,1964年为涪阳公社金家坪大队,1984年至今为涪阳镇金…[详细]

下江口村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说公元755年,张五郎安史之乱平定后,唐朝李亨继位后,开始了宦官专权的先河,宫廷权利之争越来越严重,朝廷衰落,张五郎受到了排挤,回到了家乡,家乡早已…[详细]

石龙寺村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村山梁形状似龙,早年建有一庙宇,故名。…[详细]

斜滩河村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村境内有条河,一眼看上去左右高度不一,故名。…[详细]

中码头村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村位于草池到涪阳之间的中心渡船码头,故名。…[详细]

活水沟村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辖区内在清康熙年间发生干旱,突然村民无意中发现一股清水从地下蜂蛹而出,从而解决了群众生活生产用水,缓解了当时旱情,后来村民为感激天然水源,故而在此建立…[详细]

嘉禾寨村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村境内早年筑有一寨,故名。1950年为草池乡中码头大队,1958为草池人民公社嘉禾寨大队,1964年为草池公社嘉禾寨大队,1984年为草池乡嘉禾寨村…[详细]

城子坪村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处地形平坦,古时此地是个城池,故名。1950年为草池乡城子坪大队,1958为草池人民公社城子坪大队,1964年为草池公社城子坪大队,1984年为草池…[详细]

武学堂村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村清朝同治年间,办过一所习武的学堂,故名。…[详细]


以下地名与涪阳镇面积相当:
到涪阳镇必去著名景点

涪阳镇相关名人

涪阳镇特产与美食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