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五权镇 | 隶属:旺苍县 |
行政代码:510821110 | 代码前6位:510821 |
行政区域:四川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839 | 邮政编码:628200 |
车牌代码:川H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141.03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9892人 |
人口密度:约70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10个行政村 |
早年该地有庙,祀五显华光神像,得名五郎庙。后以孙中山先生的五权宪法,人民有五种权利,取“五权”二字得名。
基本介绍:
总面积141.03平方公里,总人口16117人。辖一个中心城镇和十四个行政村一个社区居委会。 治镇方略:依法行政、以德治镇,勤政为民,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历史沿革 五权镇位于旺苍县东北部,距县城68公里,祀五显华光神像,故名五郎庙。清乾隆时,乡人在庙前兴市,以庙名为场名。庙侧有天然石钟悬挂镇石上,明清设堡取名钟岭。1935年广元设四个行政区,五郎属于第三区,1936年区署从英萃迁入。1942年旺苍设治后,设五权镇(本意为孙中山先生的五权宪法),1950年建旺苍第三区,1962年分建七个公社(五权、金溪、大德、楠木、大河、万山、水磨),1992年撤区建镇,建五权镇、辖原五权乡、楠木乡。自然地理
文化旅游:
五郎庙烈士纪念碑地理位置:旺苍县五权镇清水村保护管理单位:旺苍县退役军人事务局 五权镇人民政府保护级别:县级以下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红线占地面积:57.42平方米保护范围:保护红线往外延伸1米,
历史沿革:
1942年旺苍设置后建立五权乡。
1945年旺苍立县,设五权乡。
1950年建旺苍第三区。
1958年改名为五权公社。
1992年建五权镇,沿用至今。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境内有“五郎庙”,社区以庙为名。成立于2008年,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村驻地有三条溪流相会而得名。农业合作化时期水磨沟,三溪寺坡石家湾1958年9月称为三溪农业互助社,1961年4月把三溪寺坡石家湾划给中河更名为楠木乡…[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境内有地名清水坝,靠近清水河的平坝。1958年成立清水农业合作社;1962年更名为清水大队;1978年以五权大河为界,将清水大队分成两个大队:河东楼房…[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寓意幸福新村,山花似锦。1962年定名茶农大队;1981年10月因重名更名为山花大队;1984年1月更名为山花村,建立村民委员会,属五权乡;1992年…[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意指勤劳播种摇钱村,全村都是小康人。1958年公社化后命名学堂耕作区;1981年10月因重名更名为铜钱大队;1984年1月更名为铜钱村,建立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驻地有一棵大楠木树。农业合作化时期原楠木成立楠木农业互助社;1958年大办食堂,更名为楠木大队;1984年更名楠木乡楠木村村民委员会;1992年9月底…[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意指成绩天天有,争戴大红花。土地改革时期叫天红大队,归属于楠木人民公社;1984年更名楠木乡天红村村民委员会;1992年9月底撤乡并镇更名为五权镇天红…[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地处寨坝河与五郎河两段之间。1958年命名为中河耕作区;1984年1月更名为中河村,建立村民委员会,属楠木乡;1992年9月撤乡建镇时划入五权镇,沿用…[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桂花树位于此村境内而得村名。土地改革时期叫桂花大队;1958年大办食堂,仍叫桂花大队,下设7个生产队,归属于大河乡人民公社;1984年更名为桂花村,下…[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双龙洞位于本村境内,遂借洞名为村名。2020年村级建制调整龙坝村、木堂村合并为双龙洞村村民委员会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2020年因大垭村、星红村合并,取“大”、“星”二字为村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