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元市旺苍县英萃镇

地名:英萃镇隶属旺苍县
行政代码:510821113代码前6位:510821
行政区域:四川省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长途区号:0839 邮政编码:628200
车牌代码:川H行政级别:镇
辖区面积:约151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7473人
人口密度:约49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1个社区、9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取驻地鹰嘴岩之谐音得名。

基本介绍:

英萃镇位于旺苍北部山区,距县城46公里,地处旺鼓旅游路沿线,是汉王山湿地和县城水源保护区,原苏维埃英安县所在地,省道301穿境而过。全镇幅员151.3平方公里,东接水磨乡、大两乡,南通正源乡,西邻国华镇、盐河乡,北至米仓山镇、檬子乡。全镇辖8村1社区72村(居)民小组2761户8952人。耕地面积8477亩,林地21.9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68%。主要特产有花生、核桃、木耳、香菇、板栗、竹笋、魔芋、杜仲、天麻等。境内矿藏丰富,有花岗石,大理石、长石、石墨、岩沙、铁矿、铜金矿等。2017年底,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实现6596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069元。

荣誉排行:

2014年3月,被命名为2013年度四川省省级生态乡镇

文化旅游:

旺苍蚕丝庙烈士陵园

旺苍蚕丝庙烈士陵园地理位置:旺苍县英萃镇河西街 保护管理单位:旺苍县退役军人事务局 英萃镇人民政府保护级别:县级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红线占地面积:585.93平方米保护范围:保护红线往外延伸1米

历史沿革:

明洪武四年(1371)属广元则天乡地,清顺治五年(1648)以后,设置广元县大沿堡。

清嘉庆七年(1802)在境内社宽滩设司厅。

清宣统二年(1910)设大沿乡会。

民国四年(1915)设十团区,1933年川陕苏区时设英安县苏维埃政府。

民国二十四年(1935)设联保。

1943年8月改名为英萃乡。

1950年仍设英萃乡。

1952年5月建立第八区公所,后设为英萃区分所,区、乡同治。

1958年10月设英萃人民公

+查看详细英萃镇历史沿革>>

剑门蜀道剑门关风景区
英安社区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为原英安县苏维埃政府所在地。2006年命名方家坝社区。2020年,村级建制调整,更名为英萃镇英安社区居民委员会至今。…[详细]

中山村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境内有三座大山,其中一座位于中间叫中山,村驻于此地,故名中山村,故名。…[详细]

关嘴村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驻地关嘴上。1974年命名为农科大队;因重名,1981年10月改为关嘴大队;1984年1月更名为关嘴村,建立村民委员会,属英萃乡;1992年9月撤区并…[详细]

新建村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为建国初期沿河新建村落,名新建大队,村沿用旧名。…[详细]

新房村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解放初,因有一户社员修了一套新庄园,后村民在此聚居形成聚落,人们把此地叫新房子,村以此而得名。…[详细]

长石村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境内盛产长石,为重要的长石供应地,故名长石村,故名。…[详细]

雄鹰村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驻地鹰嘴岩,地形酷似向东河飞翔的雄鹰,村因此而得名雄鹰村。…[详细]

竹园村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地有一套大院,房前屋后,广植斑竹。1952年为竹园乡;1958年为竹园耕作区;1981年为竹园大队;1984年1月更名为竹园村,属正源乡;1992年…[详细]

学堂村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境内地名学堂塆,旧时建有学堂,村民聚居形成聚落,村以此而得名。…[详细]

蓝玉村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境内出产蓝纹玉也称蓝纹石,在世界上只有我国旺苍英萃和巴西出产,因此得名。蓝玉村。…[详细]


以下地名与英萃镇面积相当:
到英萃镇必去著名景点

英萃镇相关名人

英萃镇特产与美食
相关资讯
旺苍县行政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