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罗文镇 | 隶属:万源市 |
行政代码:511781103 | 代码前6位:511781 |
行政区域:四川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818 | 邮政编码:636350 |
车牌代码:川S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176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56万人 |
人口密度:约89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2个社区、11个行政村 |
罗文镇因清朝当地出过提督罗文举而得名。
基本介绍:
罗文镇素有“万源南大门”之称,距城区59公里,东临宣汉县厂溪乡,北靠花楼乡,西接曾家乡,南与宣汉县毛坝乡相邻。全镇幅员117平方公里,户籍人口是20928人。耕地面积14325亩,其中田8953亩,是万源市重要的粮食主产乡镇之一。2005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8643万元,人平纯收入2627元,比上年增加220年元。
罗文镇境内国道210线及襄渝铁路穿镇而过,交通十分方便。有规范中学一所,中心校一所,医院两所,农贸市场一个,面积达3880平方米,村通车率100%,村道路通车里程达120公里。
罗文场镇有红四方面军建立的中华苏维埃红胜县委旧址。沙、石等资源丰富。境内天然气资源非常丰富。
历史沿革:
明正德十年(1515年),析东乡县部分置太平县,罗文坝属太平县。
清道光二年(1822年),设场市,属太平县四保。
民国元年(1912年),属万源县九区。
民国元年二十二年(1933年)9月,建罗文乡苏维埃。
民国元年二十四年(1935年),建罗文乡,属三区。
1952年2月,建罗文乡。
1953年,乡改镇。
1958年10月,改名红胜公社,后复名罗文公社。
1983年5月,罗文公社改罗文乡。
1986年12月,罗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解放初期此处设红胜乡,社区沿用乡名。解放初期此处设红胜乡,后来撤乡设罗文镇,2001年设红胜社区居民委员会时,在此修建居委会办公点。历史建制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此地解放初期在辖区设红星公社,故名。2009年设红星社区居民委员会,建制沿用至今,2020年4月调整至罗文镇管辖。…[详细]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此地为地势平坦的坝子且早年间是严姓村民聚居的地方,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地村寨早年间是苟姓村民聚居的地方,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相传有匹神马经过此地,在一平坝的石头上留下了蹄印,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地有埋葬一钟姓人的老坟墓,故名。1950年设村,2020年4月2日与廖家坡村合并,新村命名为钟老坟村,隶属罗文镇管辖。…[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地曾种植了很多梨子树,是盛产梨子的地方,故名。…[详细]
团堡梁村:位于罗文镇北,幅员面积10.2平方公里,辖7个村民小组。…[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此地山岭上有很多火链石,故名。1950年设村,2020年04月02日与桂花溪村合并,新村命名为火石岭村,隶属罗文镇管辖。…[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地山沟处有一个很大的白岩石,故名。1951年设村,建制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地溪水边曾有一寺庙名为三堡寺,故名。1950年设村,建制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地有户人家在科举考试中考取了功名后,本宗族人在祖屋前竖了一对用花岗岩石条凿成方形、圆状,雕刻各种图案的桅杆,以示荣耀,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地山坡早年间是苟姓村民聚居的地方,故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