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舞雩镇 | 隶属:犍为县 |
行政代码:511123112 | 代码前6位:511123 |
行政区域:四川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联系电话:0833-4014014 | 邮政编码:614400 |
车牌代码:川L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87.85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2.31万人 |
人口密度:约263人/平方公里 | |
办公地址:犍为县舞雩镇舞雩场街118号 | |
下辖地区:3个社区、13个行政村 |
明代末,建场,因此地风景秀丽,土地肥沃,但水源奇缺,常遭干旱,为祈求甘雨,以“风呼舞雩咏而归”而定名舞雩场。
基本介绍:
舞雩镇位于犍为县东北、岷江河畔,面积87.848平方公里,现辖13个村2个社区、111个村(居)民小组,人口3.9万,党员1080名。
明代末建场,因此地风景秀丽,土地肥沃,但水源奇缺,常遭干旱,为祈求甘雨,以“风乎舞雩咏而归”而定名舞雩场。民国时为舞雩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土改时分置为舞雩乡、高河乡。1956年2月,高河乡并入舞雩乡。1958年9月并入定文人民公社。1959年7月分出建舞雩公社。1984年复为舞雩乡。2019年12月,原舞雩乡、岷东乡、伏龙乡、下渡乡、石溪镇等5个乡镇的27个村(社区)合并成舞雩镇。
全镇地形以浅丘为主,坚持产业强镇、农旅融合的发展思路,全力培育
荣誉排行:
2013年2月,2012年度四川省省级生态乡镇名单公布,舞雩镇榜上有名。
舞雩镇联系电话:0833-4014014
历史沿革:
民国时,为舞雩乡。
解放后,土改时分置为舞雩乡、高河乡。
1956年2月,高河乡并入舞雩乡。
1958年9月并入定文人民公社。
1959年7月,分出建舞雩公社。
1984年,复为舞雩乡。
2019年12月1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决定:撤销岷东乡、舞雩乡和伏龙乡,设立舞雩镇。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社区居民委员会驻地舞雩场,社区遂借取场名为名,明末建场,以“风呼舞雩咏西归”诗句命名。…[详细]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123,为特殊区域。
境内有观音寺,社区遂借取寺名为名。1962年成立观音寺街道小组至2008年7月,2008年8月成立观音寺社区居民委员会,属岷东乡。2019年行政区划调…[详细]
区划代码:~0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伏龙场社区是四川省乐山市犍为县舞雩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委会驻地大湾寺,村名遂借取寺庙名为名。…[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沙嘴咡位于该村境内,村名遂借取沙嘴为名。…[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取平安祥和之意,故名。1958年建村时名大桥大队,属石溪公社。1962年属岷东公社,仍名大桥大队。1984年属岷东乡平安村村民委员会。2019年行政区…[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葫芦坝位于该村境内,村名遂借取坝名为名。…[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因境内有新桥、沂恩桥两座桥,故名。1949年属舞雩乡,名双桥村。1958年人民公社时更名一大队,属舞雩公社。1984年更名为舞雩乡双桥村村民委员会。2…[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境内有一座寺庙叫玉泉寺,村名遂借取寺名为名。…[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沿用康乐高级社之名,康乐,意为健康、平安快乐之意,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境内有熊家桥、马鞍山各取首字,故而得名,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银子桥位于该村境内,村名遂借取桥名为名。…[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沿用金光农业社之名,金光,意为从四面八方放射出金光闪闪的光线,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境内有高石梯,龙庆岩各取首字,故名。1949年隶属高河乡,得名高龙村。1958年划归舞雩人民公社更名为八大队,隶属舞雩公社。1984年8月更名为舞雩乡…[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以葵花向阳开之意,故名。民国时为伏龙乡六保,建政时更名为七阳村,属伏龙乡。1958年公社化时更名为葵花大队,属伏龙公社。1984年恢复伏龙乡,更名为葵…[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委会驻地石马坝,村名遂借取坝名为名。1949年名石马村,属岷东乡管辖。1958年更名为犍为县国营第四蔬菜农场,划归石溪公社管辖。1984年更名为石马…[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