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南充市西充县双凤镇

地名:双凤镇隶属西充县
行政代码:511325111代码前6位:511325
行政区域:四川省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长途区号:0817 邮政编码:637200
车牌代码:川R行政级别:镇
辖区面积:约49.71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1.8万人
人口密度:约362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4个社区、10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双凤镇因境内的双凤场南有凤凰洞,北有凤头山而得名。

基本介绍:

西充县地处西充县西南部,东邻占山乡,南连车龙乡,西接高院镇,北依仁和镇,距西充县城17千米,区域总面积49.71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双凤镇户籍人口为28962人。

双凤镇历史悠久,自古就以“石板场”驰名川北,因南有凤凰洞,北有凤头山、凤仪娅、飞凤山而名“双凤”。据西充县志记载:春秋战国为巴国地,三国为西充县境,清宣统年属西区,1937年为双凤联保,1950年民主建政为双凤乡,1985年撤乡建镇。双凤镇是四川省首批省级试点集镇,是原双凤区公所所在地。镇内资源丰富,交通便利,人气兴旺,商气浓盛,省道公路西充至射洪公路东西向贯穿全境,县、乡、村道公路四通八达,往返长短途客运、货运车辆穿梭

+查看详细双凤镇概况>>

荣誉排行:

2016年7月,被四川省环境保护厅命名为2015年度四川省省级生态乡镇

历史沿革:

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属石板铺。

清光绪二年(1876年),属双凤场。

清宣统元年(1909年),属西区。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设双凤联保,属三区。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双凤联保改为双凤乡。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属第五指导区。

1950年7月,析置龙台乡。

1955年,龙台乡并入双凤乡。

1958年,双凤乡改为双凤公社。

1967年,双凤公社更名卫东公社。

1981年,卫东公社更名双凤

+查看详细双凤镇历史沿革>>

进士文化旅游景区
凤头社区

凤头社区社区位于双凤镇场中心,全社区幅员面积2.5平方公里。有6个居民小组,总户数2832户,农业户籍人口约900人,非农业户籍人口约5900人。…[详细]

芋头沟社区

芋头沟社区位于双凤镇场镇东面,是西充县城至双凤镇的入场口,社区下设4个居民小组,6个居民小区;全社区有1505户4620人,幅员面积1.9平方公里。…[详细]

楼底子社区

双凤镇楼底子社区位于双凤场镇中心,常住人口约5300人,辖区面积约2平方公里。…[详细]

东岱社区

东岱社区位于原东岱乡场镇,东岱社区距西充县城25公里,省道101线射(射洪)蓬(蓬溪)路贯穿全境,人口2443人,幅员面积3.1平方公里。…[详细]

蟠龙村

蟠龙村位于双凤镇东北方,农业户籍人口约2168人,总户数723户;全村幅员面积约3.5平方公里。…[详细]

化泉院村

化泉院村位于双凤镇东北方向,猫儿山脚下,总509户1349人,全村幅员面积约3.4平方公里。…[详细]

龙台院村

龙台院村位于双凤镇东北方向,金子山脚下,总户籍474户1278人,全村幅员面积约3.9平方公里。…[详细]

新店子村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新店子:此处系解放前西充至蓬溪大道,乡人于此开店,歇宿来往客商,故名。…[详细]

跳蹬河村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跳蹬河即此河安装跳蹬作桥,故名。民国时期,为双凤乡第14保。1950年,为双凤乡第14村。1958年,为双凤人民公社第14大队。1981年,为双凤公社…[详细]

圭心寺村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指的是一古庙,是佛教华严宗五祖圭峰宗密禅师曾经修行的道场,村以寺名。…[详细]

八角亭村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八角亭:早年建的有八个角的亭子,故名。民国时期,为双凤乡公所第23保。1950年,为凤和乡第7村。1961年,为东岱公社第2大队。1967年,为东升公…[详细]

龙虎山村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龙虎山:当地一山,传说有龙、有虎出没,故名。…[详细]

龙角湾村

龙角湾村位于双凤镇西北方向,罗寨山脚下,有4个村民小组,总户数681户,全村幅员面积约3.2平方公里。…[详细]

树金桥村

区划代码:~22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树金桥:河岸一大树的根由河西延伸至对面,可作桥,故名。…[详细]


还有5个地名与双凤镇同名:

查看全部6个双凤镇>>


以下地名与双凤镇面积相当:
到双凤镇必去著名景点

双凤镇相关名人

西充黄心苕
  • 西充二荆条辣椒
  • 腊肉火锅
  • 西充狮子糕
  • 双凤镇民俗文化
    相关资讯
    西充县行政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