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南充市营山县星火镇

地名:星火镇隶属营山县
行政代码:511322116代码前6位:511322
行政区域:四川省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长途区号:0817 邮政编码:637700
车牌代码:川R行政级别:镇
辖区面积:约24.9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1.53万人
人口密度:约614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6个社区、9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公社化运动时期,为响应国家号召取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意,后将观音场改为星火场,故名。

基本介绍:

2019年,撤销柏坪乡,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星火镇管辖,星火镇人民政府驻百街8号。

营山县星火镇位于营山县东南部,距县城20多公里。全县幅员面积24.9平方公里,平均海拔500米,辖11个行政村、100个社、4286户、16131人,其中农业人口14013人。现有耕地9542亩,森林覆盖率50%。

星火镇种植业以粮食为主,兼种各种经济作物蔬菜、水果等。粮食以水稻、小麦、红苕、玉米、高粱、大豆为主,粮食总产量4270吨;经济作物以花生、油菜、芝麻、甘蔗、土烟为主,总产量达390吨,蔬菜种植面积1950亩,产量达2450吨水果主要以柚、柑、梨为主,总产量达100吨,其中冰糖柚栽植面

+查看详细星火镇概况>>

历史沿革:

周朝时,属巴国地。

秦朝时,属巴郡。

汉朝时,属宕渠。

唐朝时,属朗池。

民国时期,属营山二、三区。

1951年8月,设观音乡,属营山县第八区。

1958年10月,观音乡改为观音公社。

1969年,观音公社更名星火公社。

1984年,由星火公社改为星火乡。

1992年8月,由星火乡改为星火镇,联升乡、柏坪乡2乡并入。

1997年10月,联升、柏坪2乡析出。

2006年6月,联升乡并入星火镇。

2019年10月29日,撤销

+查看详细星火镇历史沿革>>

进士文化旅游景区
梓橦社区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地有一寺庙,庙内塑有梓橦菩萨,社区由此而得名。…[详细]

燎原社区

燎原社区:由原马房村和星火社区1、2居民小组合并而来。…[详细]

含宝社区

区划代码:~004,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荣华山脚下突出一个山包,当地人视为此山含有一个宝,故称含宝山。社区因此而得名。…[详细]

开科社区

区划代码:~0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旧时侯,此地有一位文人考上状元,开科中举,后在此修建一桥。…[详细]

柏坪社区

柏坪社区:由原祠堂、白鱼等2村合并而来。…[详细]

草街子社区

草街子社区:由原星火社区3、4、5、6居民小组变更而来。…[详细]

彼岸村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地有一小河,早年两岸群众集资修建一桥,彼此互通往来,因而得名彼岸桥,村因此而得名。…[详细]

宝峰村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村所在地有一山峰,传说山上有许多宝物,古人在山峰上修一山寨,叫宝峰寨,村由此而得名。…[详细]

骑龙村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村有条山梁形似游龙,上面建有一寨子如骑在龙背上,村由此而得名。…[详细]

自生村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境内有一桥叫自生桥,该村因此而得名。民国时期属观音乡第四保,1951年建政为观音乡第四村,1955年建社为观音公社四村星火社,1958年为观音公社四…[详细]

梨木村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境内有一小桥叫梨木桥,该村因此而得名。…[详细]

联升村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相传,该地早年出了一举人,众人希望凡读书之人都连绵中举,步步高升,后在河边修建一桥,取名为联升桥,村以此得名。…[详细]

金盆村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相传,村内早年出现过一只金盆,人们认为此地是一块宝地,在此修有一寺庙,故称金盆寺,该村因此而得名。…[详细]

禅林村

区划代码:~22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境内有一庙,庙里塑有禅林菩萨,故称禅林寺。禅林村因此而得名。…[详细]

永宁村

永宁村:由原柏林、土垭、关坪等3村合并而来。…[详细]


以下地名与星火镇面积相当:
到星火镇必去著名景点

星火镇相关名人

星火镇特产与美食
营山县行政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