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蓼叶镇 | 隶属:营山县 |
行政代码:511322113 | 代码前6位:511322 |
行政区域:四川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817 | 邮政编码:637700 |
车牌代码:川R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30.59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8318人 |
人口密度:约272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2个社区、8个行政村 |
蓼叶镇因境内一山寨盛产蓼叶而取名蓼叶寨,镇也由此而得名。
基本介绍:
2019年,撤销高码乡,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蓼叶镇管辖,蓼叶镇人民政府驻天池街179号。
蓼叶镇地处营仪两县交界,东与高码乡相邻,南与安固、安化乡相交西与文殊相错,北与仪陇县九龙乡相接,直距营山县城30公里.素有营山“北大门”二你是一个典型的以种养业为主的农业镇,属省、市、县立项帮扶的重点贫困镇。幅员面积30.59平方公里,辖9个行政村,85个农业合作社,总户数2920户、总人口10877人、共中农业人口10544人。耕地面积7275亩.森林乏盖率达65%以上。2003年末,全镇GDP2496万元,GNP2566万元,一、二、三产业比重为5:1:3.3,农民人均纯收入1916元,财政收人
历史沿革:
民国时,设天池乡。
1958年,改为天池公社。
1967年,天池公社更名兴无公社。
1981年,兴无公社更名蓼叶公社。
1984年,公社改为乡。
1992年,由蓼叶乡改为蓼叶镇。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山包上有一天生池塘。社区由此得名。民国时期属天池乡第1保;建国后1951年建政为天池乡第1村;1955年建社为天池乡大力社;1958年为天池公社1管理…[详细]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早年此地为交通要道,过往客商交接货物及行人多于此食宿的旱码头,因地势高,取名高码头,社区以此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境内旧时有一尊大佛像。民国时期属天池乡第2保;建国后1951年建政为天池乡第2村;1955年建社为天池乡尖山社;1958年为天池公社2管理区;1962…[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村有一大石头,形如砚台,故名砚台石。村由此而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村有一山坡,故名白坡。村由此而得名。民国时期属天池乡第13保;建国后1951年建政为天池乡第6村;1955年建社为天池乡雷锋社;1958年为天池公社…[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村境内有一座山,上面建有一寨子,其顶峰险要犹如太公座形;得名太公寨。村由此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当地以前有一太阳庙;村因此而得名。民国时属通天乡第4保;建国后1951年建政改为通天乡第4村;1955年改为高码乡指路社;1958年改为天池公社九管理…[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阳关取谐音“杨观”得名。民国时属天池乡第4保;建国后1951年建政改为高码乡第5村;1955年改为高码乡太平社;1958年改为天池公社5管理区;196…[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村有一山寨,从前一毛姓的人升为朝官后不得志,便隐居于此寨,故名毛官寨,村由此而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村从前有一寺庙,塑有二郎神像,故名二郎庙,村由此而得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