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中塘镇 | 隶属:滨海新区 |
行政代码:120116158 | 代码前6位:120116 |
行政区域:天津市 | 地理分区:华北地区 |
长途区号:022 | 邮政编码:300270 |
车牌代码:津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89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5.35万人 |
人口密度:约601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24个行政村 |
以境内中塘村得名。
中塘镇镇域面积89平方公里,所辖24个行政村,人口5.5万人,2所中学、5所小学、1所幼儿园、2个卫生院、1个敬老院。中塘镇地处天津市南部,滨海新区西部,位于北纬38°、东经117°,气候属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夏秋冬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夏季潮湿多雨,秋季冷暖适宜,冬季寒冷少雪。年平均气温12℃,年平均降水量586.1毫米,无霜期约211天,适宜水稻、小麦、玉米、高粱、芦苇等温带植物生长。镇所属土地上有果园、水产养殖、苇地等。
镇内有独流减河、马厂减河、马圈引河、十米河、八米河等河流,李港(李七庄——北大港)铁路、黄万铁路(黄骅港——万家码头),津淄(天津——淄博)、徐——太(
2024年10月,2024年淘宝镇名单发布,中塘镇上榜。
2024年10月,南京大学空间规划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联合发布2024年淘宝镇名单,中塘镇榜上有名。
2024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4年淘宝镇,中塘镇榜上有名。
2024年10月,中塘镇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认定为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
2009年1月,中塘镇上榜第二届全国文明村镇名单。
2008年4月,环境保护部授予中塘镇第七批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称号。
原属河北省天津县,1949年为该县六区。
1953年5月14日撤销天津县,划属天津市南郊区,设中塘乡和大安乡。
1956年两乡合并,称中塘乡。
1958年改属天津市河西区小站公社第三团,1959年为该公社西小站管理区,1961年析置西小站公社。
1962年复归南郊区,仍称西小站公社。
1979年11月6日成立大港区,西小站公社以马厂减河为界,河以北为南郊区西小站公社,河以南为大港区中塘公社。
1983年撤公社
黄房子村属滨海新区中塘镇,位于葛万公路南侧,中港路以西。原为黄房子、南双闸、头趟沟、东二趟沟、西二趟沟5个自然村,其中黄房子系清末,黄氏在此建村,以姓…[详细]
大安村属滨海新区中塘镇,位于津港公路西侧,东临十米河,北为马厂减河。村地原为荒草洼,无人居住。民国初年,曹锟部队来此测量,在其驻地周围挖沟,以蓝旗为记…[详细]
西正河村属滨海新区中塘镇,位于葛万公路南侧,中港路以东。原为西正河、西沟、头道沟、二道沟4个自然村,其中西正河以清末孙氏开荒种稻,开挖的南北向灌渠之名…[详细]
十九顷村属滨海新区中塘镇,位于万安路北侧,津港路西,和大安村界邻。十九顷自然村形成于清末,由天津兴隆公司王达置地十九顷而得名。户籍户数910余户,户籍…[详细]
张港子村属滨海新区中塘镇,位于中港路以西。民国初年,天津张金尧购置草洼开稻田,开挖东西向排水沟,沟南为南张港子,沟北为北张港子。新中国成立后,北张港子…[详细]
中塘村属滨海新区中塘镇,坐落于古贝壳堤畔,隔马厂减河与津南区相望,村口有葛万公路,东与津港公路、津歧公路相连。据此地出土文物考证,春秋战国时代已有人迹…[详细]
薛卫台村属滨海新区中塘镇,东与黄房子村相邻,北与中塘村接壤。清初薛氏来此定居名薛家台,清末有魏氏在此购置荒洼数千亩,其家人和佃户在薛家台东侧建房居住,…[详细]
万家码头村属滨海新区中塘镇,村北为葛万公路和马厂减河,南为李港铁路。万家码头在清光绪年间,在修马厂减河前,为万姓草洼码头房子,做存柴草用,以姓氏码头而…[详细]
新房子村属滨海新区中塘镇,南临津淄公路和马厂减河,东为独流减河。清咸丰年间,静海县亚庄子崔氏来此定居,相继孙、王、刘三姓迁入,四姓盖起新房子,形成村落…[详细]
北台村属滨海新区中塘镇,位于津淄公路以北,独流减河西侧。1953年增福台部分村民迁至马厂减河北岸高台得名。户籍户数450余户,户籍人口近1400人。 …[详细]
刘塘庄村属滨海新区中塘镇,南靠津淄公路和马厂减河。明永乐年间,葛沽刘氏来此占地建村,以其范围、姓氏、堂号取名大刘堂庄,后刘氏破产,逐渐演变为今名。户籍…[详细]
常流庄村属滨海新区中塘镇,西临静海县界,东侧为独流减河。明永乐年间,有常、刘二姓来此定居,以其二姓取村名为常刘庄,至民国初年,演变为常流庄。户籍户数8…[详细]
小国庄村属滨海新区中塘镇,西临静海县,北与常流庄村毗邻。明永乐年间,国姓在此建村,定名国家庄,新中国成立后更名为小国庄。户籍户数近100户,户籍人口2…[详细]
杨柳庄村属滨海新区中塘镇,西临静海县,南为津淄公路。相传明永乐年间葛沽刘姓在此占地建村,以规模、姓氏、堂号取名小刘堂庄。后刘氏以村前的杨树和柳树为象征…[详细]
南台村属滨海新区中塘镇,位于津淄公路以南、独流减河西侧。1953年增福台部分村民迁至马厂减河南岸高台得名。户籍户数610余户,户籍人口1600多人。 …[详细]
东河筒村属滨海新区中塘镇,位于津淄公路以南,南台村以西。1953年增福台部分村民迁至马厂减河,沿马厂减河南岸依堤做墙建起简易住房,形似竹筒,位置靠东,…[详细]
西河筒村属滨海新区中塘镇,位于津淄公路以南,东河筒村以西。1953年增福台部分村民迁址马厂减河南岸建村,因初建住房是依靠河堤挖造的简易房,形状如筒,地…[详细]
潮宗桥村属滨海新区中塘镇,位于马厂减河南岸。清光绪元年,提督周盛传率军开挖马厂减河,在此建一石桥。东来的海河潮水涨至桥下终止,故名潮终桥,后演化为潮宗…[详细]
西闸村属滨海新区中塘镇,位于马厂减河南岸。1953年增福台部分村民定居于此,原定村名为新地,后以马厂减河引水至苇洼,挑挖引河从村边经过,在河的两端各建…[详细]
马圈村属滨海新区中塘镇,位于马厂减河南岸。相传明永乐年间有一支官军驻扎此地养马,称圈马台,又名马圈。后有王化南、郭秀生来此定居,遂以马圈定村名。户籍户…[详细]
试验场村属滨海新区中塘镇,东距北大港水库1千米,南靠马圈引河。1958年,原属河北省的静海县,为发展盐业成立静海县盐场,从各村抽调劳力在刘岗庄村后晒盐…[详细]
赵连庄村属滨海新区中塘镇,位于洋闸东偏北2千米,马厂减河南北岸。康熙年间,有名赵连者到此落户,随后有杜、边二姓迁入,后来赵连迁走,为纪念赵连,定名赵连…[详细]
甜水井村属滨海新区中塘镇,位于洋闸东南5.5千米,东临北大港水库西围堤,西为钱圈水库。明末,有翟、王、阎三姓逃荒至此落户,因土质盐碱,水苦又咸,后在村…[详细]
渔业村属滨海新区中塘镇,位于葛万公路与李港铁路相交处以东,万家码头村附近。1957年,河北省文安县和霸县由来此打鱼的渔民陆居形成小村落,后成为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400,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滨海中塘工业园区社区是天津市滨海新区中塘镇下辖的社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