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大桥乡 | 隶属:拜城县 |
行政代码:652926209 | 代码前6位:652926 |
行政区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长途区号:0997 | 邮政编码:842300 |
车牌代码:新N | 行政级别:乡 |
辖区面积:约378.6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7929人 |
人口密度:约21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6个行政村 |
因该地西端木扎提河上,建有一座大水泥桥而得名。“大桥”,汉语。
基本介绍:
大桥乡位于拜城县西南部,距县城直线距离31公里,东与米吉克乡接壤,西与大宛其、察尔齐两农场相邻,南连木扎提河北岸,北依喀普其尕依丘陵。总面积为378.6平方公里,农区面积为85平方公里。下辖8个村民委员会、1个牧场,总人口8378人。乡政府驻哈尼喀村。
该乡地处木扎提河北岸的冲积平原中段。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高度在1278—1400米之间。灌溉水源来自木扎提河及大宛其东部泉水,水源比较充足。年均气温6.4℃,一月平均气温—13.9℃,七月平均气温21.3℃,无霜期160天左右,年均降水量99毫米。
该乡以农为主,现有耕地面积41706亩,主产小麦、玉米、甜菜、油菜、葵
历史沿革:
1950年,库什铁米废保改乡。
1954年,库什铁米乡归大宛其区管辖。
1956年,区乡合并,归察尔齐区管辖。
1958年,成立大宛其公社。
1966年,改为大桥农场。
1981年,改为大桥公社。
1984年建乡,改名为大桥,沿用至今。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前房屋少,只有几间车马店供人食宿,后逐渐形成村落。“阔纳买里”维吾尔族语,是老村的意思,因比附近几个村子建立早而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央都玛村是新疆阿克苏地区拜城县大桥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此地的土地非常平整,犹如擀面板一样,故此得名。“塔合塔”,意为擀面板。…[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奥其格村是新疆阿克苏地区拜城县大桥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从前此地有一清真寺,并有人在此讲经传道而得名。“哈尼喀”,意为讲经堂。…[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本村有石磨小作坊建立的早而得名。“吐格曼”,意为石磨坊,“贝希”,意为最早。…[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说本村因一个从安集延来的人,在此地盖了一个驿站而得名。“阔纳乌堂”,意为老驿站。…[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从前此地长满灌木而得名。“台斯坎力克”,意为灌木丛。…[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由原大桥乡牧场撤场设村,新命名。“英买里村”,意为新村。…[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123,为特殊区域。
因本村因位于整个大宛其农场下部而得名。“托万买里”,意为下村。…[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本村在农场中间。“奥吐拉买里”,意为中间村,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本村原来树木很少,茫茫白沙一片,土地贫脊。“阿克塔木”,意为白墙(房子)又引意为贫脊土地上的房子,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本村地处北面小山中间的山口之下。“阿热恰特”,意为中间的山口,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地靠近水沟,据说过去山洪暴发时,常有树桩子冲下来,漂到此地停下来不走了。“科台克吐尔”,意为树桩子停住了,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和谐村是新疆阿克苏地区拜城县大桥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5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生活区是新疆阿克苏地区拜城县大桥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