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黑英山乡 | 隶属:拜城县 |
行政代码:652926200 | 代码前6位:652926 |
行政区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长途区号:0997 | 邮政编码:842300 |
车牌代码:新N | 行政级别:乡 |
辖区面积:约5544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12万人 |
人口密度:约2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3个行政村 |
因从前这里桦树多,又地处山区,故名。“黑英山”,意为桦树。
基本介绍:
拜城县辖乡。“黑英山”系维吾尔语译音,意为“桦树”。1958年建黑英山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城东北,距县城96公里。面积5 544平方公里,人口1.2万,有维吾尔、汉2个民族,其中维吾尔占99.9%。辖喀赞其、明布拉克、墩其木然、亚吐尔、都维勒克、阿克塔什、尤勒滚亚喀、喀拉果勒、博斯坦铁热克、玉开都维、克浇勒、阿热盖买、米斯布拉克、博孜14个村委会。为半农半牧经济。主要种植小麦、油菜、亚麻。古迹有东汉永寿年间(公元155~158年)西域都护府龟兹左将军刘平国在喀拉塔格山崖下石刻遗址。
荣誉排行:
2020年11月,农业农村部认定黑英山乡为第十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油鸡)。
文化旅游:
克孜尔魔鬼城位于阿克苏拜城县东部克孜尔乡和黑英山乡境内,西距拜城70公里,东南距库车60公里。魔鬼城整体地形北高南低,沙石颜色以褐红色、黄绿色、灰绿色、姜黄色为主。这里地处少雨多风的干旱区,
萨依协海尔城堡[黑英山乡西南博孜村·北朝—唐代·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建筑平面呈方形,墙垣为夯筑,东墙垣已毁,现存的西墙垣68米,北墙垣51米,南墙垣51米,面积应约3468平方米。 遗址内早已
历史沿革:
1950年,黑英山属赛里木区。
1952年,成立黑英山区。
1954年改为拜城县第七区。
1956年改为第五区。
1958年成立黑英山公社。
1984年改为黑英山乡,沿用至今。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因从前本村居民大都会翻砂锅而得名。“喀赞其”,意为锅匠。…[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该地泉眼多,故而得名。“明布拉克”,意为千眼泉。…[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本村从前是一片草地,地势较高,故名。“墩其木然”,意为高处的草地。…[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本村沟边有一烽火台而得名。“亚吐尔”,意为沟边的烽火台。…[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都维力克村是新疆阿克苏地区拜城县黑英山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从前本村红柳丛生而得名。“尤勒滚亚喀”,意为红柳沟。…[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本村坐落在山谷中,山体呈黑色。“喀拉果勒”,意为黑山沟,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从前这里是一片绿洲,生长着一片茂盛的杨树而得名。“博斯坦铁热克”,意为绿洲上的杨柳。…[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此地有沙滩像大熊星座一样而得名。“玉开都维”,意为大熊星座式的沙滩。…[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该处地形为一狭长地带而得名。“克尧勒”,意为羊肠小道。…[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从前有一炼铁人在此挖地窝子居住,以后逐渐形成村落,因炼铁人的地窝子建的早,又在中间,故取名阿热盖买。“阿热盖买”,意为中间的地窝子。…[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此地有铜矿和清泉而得名。“米斯布拉克”,意为铜泉。…[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本村地处狭窄的山沟内,纵身看不到沟的尽头,故而得名。“推普斯孜”,意为无底。…[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