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喀拉苏乡 | 隶属:莎车县 |
行政代码:653125221 | 代码前6位:653125 |
行政区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长途区号:0998 | 邮政编码:844000 |
车牌代码:新Q | 行政级别:乡 |
辖区面积:约538.3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55万人 |
人口密度:约29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2个行政村 |
因境内河水清澈,故名。喀拉苏,意为清水。
莎车县辖乡。1986年从依盖尔其镇析出成立喀拉苏乡。位于县城东,距县城26公里。面积538.3平方公里,人口1.0万,均为维吾尔族。辖夏甫吐鲁克、库勒阿格孜、央都玛、阿恰贝希、吐格艾兰木、买德日斯、托万吾斯塘、仓村、阔什阿瓦提、英阿瓦提、阿帕铁热木、博瓦什12个村委会。经济以农业为主。乡镇企业有发电、船业、缝纫、粮棉油加工、渔业等。
1950年,属白什坎特区。
1958年,属十五公社。
1984年,为依盖尔其乡第五管理区。
1986年,析置喀拉苏乡。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此村农民都喜欢在自家院子周围种植桃树,故而得名。夏甫吐鲁克,意为桃林。指桃树密集的村落。…[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此地有一处大涝坝,且村民都居住在大涝坝周围,故而得名。库勒阿格孜,意为涝坝进水口。…[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很早以前此地村民为了给新开的地引水,把河水栏腰挡死,使河水退回,故而得名。央都玛,意为填土筑坝回水的渠堤。…[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因一条大水渠流到此地时,自然分为两条分渠,故而得名。阿恰贝希,意为分水口上段。…[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吉祥嘉言命名。永和,系汉语,意为永久和平。…[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此地有近期新建的院子,故而得名。英霍依拉,意为新建的院子。…[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此地位于水渠下游,故而得名。托万吾斯塘,意为渠道下游的村落。…[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很早以前有一处水磨,故而得名。吐格曼贝希,意为磨坊边村落。…[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此地原先是大漠,此地村民通过开放造田,使之变为绿洲,故而得名。阔什阿瓦提,意为重新划给阿瓦提村管辖的地方。…[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此地是后来繁荣的,故而得名。英阿瓦提,意为新盛之地。…[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地原先是荒地,后来变为绿洲,且头一年种植大麦,故而得名。阿帕铁热木,意为种植大麦的地方。…[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博瓦希,意为望不到边的沙地,故名。1961年开荒,后属于依盖尔其公社的农场,1984年依盖尔其乡辖行政村,1986年分出依盖尔其镇,设为喀拉苏乡辖村委…[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