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喀什地区叶城县依力克其乡

地名:依力克其乡隶属叶城县
行政代码:653126210代码前6位:653126
行政区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长途区号:0998 邮政编码:844000
车牌代码:新Q行政级别:乡
人口数量:约1.53万人
下辖地区:17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早年常来人在这里牧马,故名。意为“牧马人”。

基本介绍:

依力克其乡位于叶城县西北20公里处,地处西部戈壁滩边缘,辖14个行政村,2个农场,67个村民小组。全乡总耕地面积3.64万亩,人均3 亩地。现有农业人口1.12万,其中:维吾尔族占93%;汉族占6%;其他民族占1%。属于叶城县以林果业为主的平原乡之一。

依力克其乡属暖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气温差较大,四季分明,光热充沛,少雨干燥,蒸发强烈,平原地区年均降水54毫米,年均蒸发2480毫米,全年日照2742小时,平均无霜期为228天。水土条件良好,光热资源丰富,是农产品、矿产资源的重要基地。其近年来培养的优质依力克其杏已在疆内有了较高的知名度。境内还蕴藏着十分丰富的石油、天然气、铜、铁、玉

+查看详细依力克其乡概况>>

历史沿革:

1950-1958年属托喀依五区依力克其乡。

1958-1972年属五社夏合甫公社依力克其管理区。

1972-1984年为依力克其公社。

1984年为依力克其乡,沿用至今。

喀什噶尔老城
巴什兰干村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从前这里是过往人员的客栈,并处于村庄上部,故名。意为“上驿站”。…[详细]

阿亚格兰干村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从前这里是客栈,处在村庄下部,故名。意为“客栈下部”。…[详细]

萨依吾斯村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这里是戈壁滩边,故名。意为“戈壁滩边”。…[详细]

阿孜干村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从前这里水渠边有成片的野蔷薇花,故名。意为“野蔷薇”。…[详细]

艾肯博依村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从前本村中间有一条小溪通过,故名。意为“小溪边”。…[详细]

喀帕村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从前从棋盘方向的洪水将此地冲成三块,故名。意为“半边地”。…[详细]

巴什拉依喀村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这里是在戈壁滩上打埂淤泥造田而成的村庄上部,故名。意为“淤泥地上部”。…[详细]

阿亚格拉依喀村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这里是在戈壁滩上打埂淤泥造田而成的村庄下部,故名。意为“淤泥地下部”。…[详细]

琼艾日克村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因从前一条大干渠从此地中间通过,故名。琼艾日克,意为大水渠。…[详细]

铁木尔巴格村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从前这里居住有一家铁匠,并建有果园,故名。意为“铁匠果园”。…[详细]

依力克其村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沿用驻地村名命名。意为“牧马人”。1984年为依力克其乡依力克其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夏玛勒巴格村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此果园风比较大,故名。意为“风果园”。…[详细]

古勒巴格村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为本村种植的林果业比较多,春暖花开似花园,故名。意为“花园”。…[详细]

团结村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团结一词源自近代女性的手工编织用语,“团”原指线团,“结”原指绕结。地名系汉语,意为各民族大团结。…[详细]

台吐尔库勒村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当地群众约定俗称。意为“倒湖”,故名。2017年由依力克其乡农场撤销后,新成立台吐尔库勒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却普吕克村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处牧草多而得名。意为“牧草地”。2017年由依力克其乡林场撤销后,新成立依力克其乡却普吕克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阿拉库姆力克村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地处沙漠边缘,沙漠比较分散,故名。意为分散的沙漠。…[详细]

到依力克其乡必去著名景点

依力克其乡特产与美食
叶城县行政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