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勐来乡 | 隶属:沧源县 |
行政代码:530927204 | 代码前6位:530927 |
行政区域:云南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883 | 邮政编码:677400 |
车牌代码:云S | 行政级别:乡 |
辖区面积:约188.1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11万人 |
人口密度:约59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9个行政村 |
勐来乡因乡人民政府驻动来坝而得名,系傣语音译汉语地名。动:坝子,来:小,意为小坝子。
基本介绍:
勐来乡位于临沧市西南部,沧源佤族自治县中部,距县城17公里,地处东经99°34′至99°43′,北纬23°04′至23°30′之间。东与勐省镇接壤,南与糯良乡相连,西与勐角乡毗邻,北与耿马贺派乡隔河相望。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理特征,境内沟壑纵横,有险、奇、秀、丽的勐来峡谷,千年古迹崖画群落,千姿百态的司岗里及被称为“活化石”的桫椤、董棕林等珍惜植物。立体气候明显,属南亚季风气候,既有低热河谷,也有冷凉山区气候,年平均气温22℃。
彩壁画长廊
勐来乡位于临沧市西南部,沧源佤族自治县中部,距县城17公里,地处东经99°34′至99°43′,北纬23°04′至23°30′之间。东与勐省镇
荣誉排行:
2022年12月,云南省农业农村厅评定勐来乡为2022年云南省绿美乡镇。
2018年12月,2018年云南省卫生乡镇名单出炉,勐来乡上榜。
文化旅游:
司岗里溶洞距沧源自治县勐来村3公里,“司岗里”是佤语。“司岗”是“容器、山洞”之意,“里”是“出来”之意。“司岗里”意思就是:人类就是从这里出来的。司岗里传说众多,说很久很久以前的一天,一只
历史沿革:
1968年6月前,属动省区。
1968年6月,属勐省公社。
1969年4月,属九大公社。
1971年,属糯良公社。
1973年1月,成立动来乡公社,下辖9大队。
1984年3月,改设动来区,下辖9小乡。
1988年2月,撤区设乡,下辖9村公所。
2000年9月,改9村民委员会。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傣语地名。意为缺水之寨。原驻地民良下寨,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佤语地名。永:寨子;安:箭竹;意为箭竹寨。原驻地永安下寨,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傣语地名。丁:脚;来:坡;意为坡脚。原驻地丁来村,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佤语地名。拱:山;弄:水塘;意为山上水塘。…[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傣语地名。英:石头;格:盐巴,意为石头吃盐巴。…[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傣语地名。班:坪;列:阳;意为阳光坪。1957年建班列乡,属勐省区;1969年设班列大队,属糯良公社;1973年属勐来公社;1984年恢复班列乡,属勐…[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傣语地名。勐:坝子;来:小,意为小坝子。…[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傣语地名。公:山;撒:石杵;意为石杵山。…[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傣语地名。意为花纹果。原驻地曼来村,故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