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大理州洱源县邓川镇

地名:邓川镇隶属洱源县
行政代码:532930102代码前6位:532930
行政区域:云南省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长途区号:0872 邮政编码:671200
车牌代码:云L行政级别:镇
辖区面积:约44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1.54万人
人口密度:约350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4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邓川镇因境内有??苴河、罗时江、永安江三江平列如“川”,故名邓川。

基本介绍:

邓川古为邓赕诏之地,因苴河、罗时江、永安江三江在此并流形成“川”字型而得名。邓川镇于1985年12月建制,地处洱源县东南部,距县城23公里,距州府下关50公里,214国道和大丽高等级公路穿境而过。全镇总面积4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0094亩,人均0.76亩。辖旧州、新州、中和、腾龙4个村民委员会,27个自然村,5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5896人,以白族为主,汉、傣、苗、回、纳西、傈僳等12个民族散居,驻有省、州、县企事业单位40多个。

全镇平均海拔1980米,属北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5℃,素有“鱼米之乡”、“乳牛之乡”的美称,是洱源县粮食、水产、乳制品主产区

+查看详细邓川镇概况>>

荣誉排行:

2019年7月,邓川镇入选2019年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名单。

文化旅游:

段信苴宝摩崖碑

段信苴宝摩崖碑位于邓川镇新州后云弄山的石窦香泉,距县城二十五公里,石窦香泉有两大溶洞.南洞前有一本主庙、本主庙靠西的溶洞比南洞深,洞内奇石异景,石幔、石笋、石柱举目可见,顺北洞上面的山路往上

邓川文庙

邓川文庙位于镇内洱源二中校内,建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历史以来都作为传经讲学的地方。整个文庙含大成殿、池、状元桥、杏坛等古建筑群。大成殿、重檐歇山顶形式,长20.4米,宽13米,战

德源古城遗址

德源古城遗址,原名邓川城,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邓川镇新州村德源山上,面积约52700平方米,是唐代时期古城址。德源古城遗址,始建于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是洱海流域保存唐代时期

邓川镇文庙

邓川镇文庙位于洱源县邓川镇二中,年代为明朝,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邓川镇乡贤坊

邓川镇乡贤坊位于洱源县邓川镇新州村,年代为民国,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查看更多邓川镇文化旅游景点>>

历史沿革:

古时候,为邓赕诏地。

唐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境内有邓赕部落。

唐麟德元年(664年)年五月,设邓备州。

唐神龙三年(707年),重新归附吐蕃。

唐贞元十年(794年),浪穹、施浪、邓赕3诏合并为浪穹州。

元宪宗七年(1257年),置德源、浪穹为千户。

元至元十一年(1274年),邓川千户所改州,浪穹千户所改县。

民国元年(1912年),浪穹县改名洱源县,邓川州改邓川县。

1958年10月,邓川、洱源、剑川3

+查看详细邓川镇历史沿革>>

茈碧湖
新州村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原邓川州城旧州被大水冲毁,明崇帧十四年(1641年),知州敖宏贞建新州城,邓川州府搬迁至此,故而得名新州村,故名。…[详细]

旧州村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旧州,原为邓川州州府驻地,后州城为大水冲毁,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知州敖宏贞建新州城后州府搬到新州,原州城所在地遂名旧州,故名。…[详细]

腾龙村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原来此地荆棘丛生,茨成带状分布,似蛟龙在飞腾,得名腾龙村。…[详细]

中和村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解放前属德源镇;解放初属德源区;1950年7月至1955年属邓川县江尾区莲荷乡;1956年至1958年9月属青邑乡马甲邑高级社;1958年10月至19…[详细]


以下地名与邓川镇面积相当:
到邓川镇必去著名景点
邓川镇相关名人
邓川镇特产与美食
邓川镇民俗文化
洱源县行政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