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七河镇

地名:七河镇隶属古城区
行政代码:530702102代码前6位:530702
行政区域:云南省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长途区号:0888 邮政编码:674100
车牌代码:云P行政级别:镇
辖区面积:约366.3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1.76万人
人口密度:约48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11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七河镇因七个姓和的家族聚居成村落而得名“七和”,后演变为“七河”。

基本介绍:

位于县城南面,乡政府驻地离城24公里。幅员面积366.3平方公里。辖10个村民委员会、82个自然村。全乡总人口19 407人,其中:非农业人口641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53人,人口自然增长率 1.25‰。

荣誉排行:

2018年12月,2018年云南省卫生乡镇名单出炉,七河镇上榜。

2014年7月,七河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文化旅游:

观音峡

观音峡风景区位于丽江古城以南17公里处的七河乡境内。景区是融湖光山色、峡谷瀑布、民俗宗教风情以及纳西村落、茶马古街、时空隧道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一体的综合景区。是旧时茶马古道[滇藏线]通往

丽江金龙桥

金龙桥又名梓里江桥、梓里桥,号称“金沙江上第一桥”,位于云南丽江市永胜县和古城区之间金沙江上,东连永胜,西接鹤丽,东距永胜城150余里,西距丽江城约80多里。建于清代光绪六年(1880年)正

历史沿革:

清代,为七河里。

民国时期,为丽南乡。

1950年,属丽江县第三区。

1958年,设东红公社。

1963年,属丽江纳西族自治县第三区。

1966年,设七河公社。

1984年,设七河区。

1988年,设七河乡。

2002年12月,丽江地区撤地设市和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分设区县后,属丽江市古城区,设七河乡。

2012年4月,七河乡改镇。

丽江古城--嵌雪楼
共和村

共和村位于七河坝最北端,东西两边均为山林,森林覆盖率74.6%。 人文生活丰富,以文化为载体的各类民间活动、节日活动日益深入到日常生活。建成了多功能…[详细]

新民村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解放初期称为新民乡,1958年称为管理区,1966年称为新民大队,1984年称为新民乡,1988年称为新民行政村,2001年至今称为新民村委会。…[详细]

七和村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前有7个和姓家族村落居于此而称“七和”后演变为“七河”,“七河”为汉语名,纳西语称‘播苦”,意为山梁的内侧。…[详细]

三义村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解放初期称为三义乡,1958年称为管理区,1966年称为三义大队,1984年称为乡,1988年称为三义行政村,2001年至今称为三义村委会。…[详细]

五峰村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解放初期称为五峰乡,1958年称为管理区,1966年称为七河大队,1984年称为七河乡,1988年称为五峰行政村,2001年至今称为五峰村民委员会。…[详细]

忠义村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解放初期称为忠义乡,金龙公社,1961年,以所管辖村庄称为名称——忠义村,建立“忠义大队”,1966年称为忠义大队,1984年称为乡,1988年称为忠…[详细]

龙潭村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解放初期称为龙潭乡,1958年属管理区,1966年称为龙潭大队,1984年称为龙潭乡,1988年称为龙潭行政村,2001年至今称为龙潭村民委员会。…[详细]

羊见村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解放初期称为羊见乡,1958年称为管理区,1966年称为羊见大队,1984年称为羊见乡,1988年称为羊见行政村,2001年至今称为羊见村民委员会。…[详细]

前山村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解放初期属南溪乡,后称为前山乡,1958年称为管理区,1966年称为前山大队,1984年称为乡,1988年称为前山行政村,2001年至今称为后山村民委…[详细]

后山村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解放初期属南溪乡,后称为后山乡,1958年称为管理区,1966年称为后山大队,1984年称为后山乡,1988年称为后山行政村,2001年至今称为后山村…[详细]

金龙村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2008年属于新民村委会,2012年成立金龙村委会。…[详细]


以下地名与七河镇面积相当:
到七河镇必去著名景点

七河镇相关名人

七河镇特产与美食
七河镇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