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辛屯镇 | 隶属:鹤庆县 |
行政代码:532932102 | 代码前6位:532932 |
行政区域:云南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872 | 邮政编码:671500 |
车牌代码:云L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100.9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3.11万人 |
人口密度:约308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2个行政村 |
相传明洪武年间(1368年—1398年),云南戍兵屯田,鹤庆守御千户在此驻有百户屯,一辛姓的武将带兵在此屯集,故而得名辛屯。
辛屯镇位于鹤庆县最北端,是鹤庆县和大理州的北大门,南与草海镇相连,北与丽江市古城区七河乡接壤,东与丽江古城区金江乡毗领,西与丽江玉龙县太安乡接界,距县城12公里,距丽江机场2公里。全镇辖三合、逢密、辛屯、大登、妙登、新村、新登、双龙、南河、如意、连义、大福地12个村民委员会,54个自然村,116个村民小组,2017年年末全镇共有户数10364户,人口39772人,其中农业人口37571人。境内民族众多,有白、汉、彝、纳西、藏等民族,其中白族占总人口的78%。全镇国土面积100.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7868亩。
??????辛屯镇地形东高西低,11个村委
2021年3月,辛屯镇入选2020年云南省卫生乡镇名单。
文化旅游:
李宗黄云南鹤庆逢密人,白族。早年入学保定陆军学校,参加同盟会追随孙中山。孙中山去世后可能因为和蒋介石都出身保定陆军学校所有后来都是追随蒋介石,因121--事件调任。按说出身保定陆军学校军事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东片划归五峰乡,西片划归九顶乡,后又改为九顶区。
1951年,设第二区。
1958年,分为辛屯、如意2乡。
1959年,合并为火箭公社。
1961年,又分为辛屯、大登、如意、倒流箐4小公社。
1963年,又合并为辛屯区,倒流箐划归草海镇。
1970年,改辛屯公社。
1984年,改辛屯区。
1988年,改辛屯乡。
2000年,辛屯乡改辛屯镇。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明军屯边,是十四、十五世纪云南历史上一个重要的事件,它的意义在政治上确定了明王朝对云南的稳固统治,在经济上不仅解决了军队的给养问题,而且推动了生产的发…[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2000年9月得名。解放初为鹤庆县第二区三合行政村,1956年改为鹤庆县第二区三合乡,1958年改为如意乡三合行政村,同年改为辛屯乡三合行政村,10月…[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2000年9月得名。解放初为鹤庆县第二区逢密行政村,1956年改为鹤庆县第二区逢密乡,1958年改为辛屯乡逢密行政村,1958年10月改为辛屯人民公社…[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取登上新旅程之意而得名。2000年9月得名。解放初为鹤庆县第二区新登行政村,1956年改为鹤庆县第二区新登乡,1958年改为辛屯乡新登行政村,1958…[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2000年9月得名。解放初属鹤庆县九顶区,1952年为第二区大登行政村,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为辛屯人民公社大登乡,1963年撤公社改区,为辛屯区大登…[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2000年9月得名。解放初为鹤庆县第二区大登行政村,1954年新设鹤庆县第二区新村乡,1958年改为辛屯乡红星行政村,10月改为辛屯人民公社红星大队,…[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白语称“斗比兜”,斗:大;比:低洼;兜:泥塘,含义为低洼的地方。因低洼,易有涝灾,为祈求免涝,改雅名妙登(墩子)。…[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委会以双水槽、大龙溪两个自然村各取一字命名为双龙。…[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委会以连昌河、义朋两个自然村各取首字命名为连义,因其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2000年9月得名。解放初为鹤庆县第二区如意行政村,1956年改为鹤庆县第二区如意乡,1958年改为如意乡如意行政村,1958年10月改为辛屯人民公社…[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白语称“纳屋,纳:南;屋:坡寨,含义为南坡,后谐称南河,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2000年9月得名。解放初为鹤庆县第二区大福地行政村,1956年改为鹤庆县第二区大福地乡,1958年改为如意乡大福地行政村,同年改为辛屯乡大福地行政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