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峡口镇 | 隶属:西乡县 |
行政代码:610724108 | 代码前6位:610724 |
行政区域:陕西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长途区号:0916 | 邮政编码:723000 |
车牌代码:陕F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100.9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5万人 |
人口密度:约149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2个社区、11个行政村 |
因镇政府驻地位于左溪峡口的峡口村而得名。
基本介绍:
西乡县辖镇。1950年设峡口乡,1959年为管理区,1965年建公社,1984年改乡,1996年峡口乡、文贯乡合并设峡口镇。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城20.5公里。面积100.9平方公里,人口1.6万。境内有城(关)峡(口)、峡(口)大(河)、贯(山)沙(河)公路过境。辖峡口、三泉、堰丰、槐树、圈腰、井坝、堰沟、康宁、文溪、渔河、白崖、江澽、关坪、水磨14个村委会。农业主要种植水稻、小麦、油菜,特产茶叶。工业产品有石膏粉、建材。境内水资源丰富,建有县内最大的水利工程马鞍堰和梁家垭水电站。??.
荣誉排行:
2019年9月,农业农村部认定峡口镇为第九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绿茶)。
2014年12月,陕西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峡口镇为2014年度陕西省省级卫生乡镇。
历史沿革:
1965年,成立峡口公社。
1984年,改设为峡口乡,属贯山区所辖。
1996年4月,撤区并乡建镇,将原峡口乡、文贯乡合并组建为峡口镇。
2011年7月,乡镇机构改革时又将左溪乡并入。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村面左溪峡峡口而建命名。1958年公社化时设立峡口大队,隶属峡口公社,1984年改为峡口村村民委员会,隶属峡口乡,1996年撤乡并镇,隶属峡口镇,2…[详细]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其辖境清属“康宁”里,故设“康宁”村。1958年公社化时设立康宁大队,隶属文贯公社,1984年改为康宁村村民委员会,隶属文贯乡,1996年撤乡并镇,隶…[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位于河坝且村中水井较多。自治组织以村命名。…[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村沟地形宛若圈椅得名。1958年公社化时设立圈腰大队,隶属峡口公社,1984年改为圈腰村村民委员会,隶属峡口镇,2002年堰沟村村民委员会并入圈腰村…[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村建山沟,沟内古置“水磨”一具得名。1958年公社化时设立水磨大队,隶属文贯公社,1984年改为水磨村村民委员会,隶属文贯乡,1996年撤乡并镇,隶…[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村临小河而建得名。1958年公社化时设立文溪大队,隶属文贯公社,1984年改为文溪村村民委员会,隶属文贯乡,1996年撤乡并镇,隶属峡口镇,名称沿用…[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江榜村是陕西省汉中市西乡县峡口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当地人曾在此河捕鱼得名。1958年公社化时设立渔河大队,隶属文贯公社,1984年改为渔河村村民委员会,隶属文贯乡,1996年隶属峡口镇,名称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村建沟地,沟南一石岩耸起得名。1958年公社化时设立白岩大队,隶属文贯公社,1984年改为白岩村村民委员会,隶属文贯乡,1996年撤乡并镇,隶属峡口…[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辖境内有一山体,形若师状得名。1958年公社化时设立狮子大队,隶属左溪公社,1986年改为狮子村村民委员会,隶属左溪乡,2002年新寨村村民委员会并…[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公社化时设立杨泗大队,隶属左溪公社,1984年改为杨泗村村民委员会,隶属左溪乡,2005年撤销渔渡村村民委员会、金竹村村民委员会并入杨泗村村…[详细]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村位高山,有天然水池,该地位于池下端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村坝昔日“麻柳”成林得名。1958年公社化时设立麻柳大队,隶属麻柳公社,1984年改为麻柳村村民委员会,隶属麻柳乡,1996年隶属左溪乡,2002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