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垤玛乡 | 隶属:红河县 |
行政代码:532529211 | 代码前6位:532529 |
行政区域:云南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873 | 邮政编码:654400 |
车牌代码:云G | 行政级别:乡 |
辖区面积:约200.9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61万人 |
人口密度:约80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6个行政村 |
垤玛乡因乡人民政府驻垤玛村而得名。垤玛,系哈尼语“虾垤垤玛”的简称,意即村郊稻田成片。
基本介绍:
垤玛乡位于县境西部,土地面积200.9平方公里,辖6个村委会、74个自然村、81个村民小组,境内世居哈尼、汉两种民族,总人口14031人,其中哈尼族占98%,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71人。境内海拔1146—2580米,年平均气温15.9℃、年平均降雨量1628毫米。年末耕地面积16440亩,其中稻田8160亩、旱地4900亩。 2003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52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41元、粮食总产量506.9万千克、农民人均有粮296千克。有中学1所、卫生院1所。
历史沿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元江县第三区。
1954年7月,划入红河县第五区。
1956年,由第五区分出设第六区。
1958年,成立百河公社。
1961年,改为设底玛区1970年2月,改为底玛公社。
1982年,更名垤玛公社。
1984年4月,改为垤玛区。
1987年2月,划属墨江县。
1988年5月,复归红河县;同年11月,由垤玛公社改为垤玛乡。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据查,垤玛系哈尼语“吓垤垤玛”的简称,吓垤即稻田之意,垤玛即成片之意,因地处河谷,村郊稻田成片,故而得名垤玛。…[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查,此地盛产野山药,过去每逢荒年,饥民到此挖掘山药充饥,建村后故而得名独格。…[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牛红:哈尼语,牧山之意,建村前村民放牧之地,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腊哈:系哈尼语即苦竹,建村前此地苦竹丛生,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河玛:哈尼语,即大田之意,村郊稻田成片,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曼培:哈尼语“朋尼”的错译。朋尼:古代哈尼酋长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