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县文龙镇

地名:文龙镇隶属景东县
行政代码:530823108代码前6位:530823
行政区域:云南省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长途区号:0879 邮政编码:676200
车牌代码:云J行政级别:镇
人口数量:约1.47万人
下辖地区:12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文龙镇取“文录”与“龙街”二村名首字而得名。

基本介绍:

景东彝族自治县辖乡。1911年为上北区,1940年设文龙乡。1950年改为区,1958年和安定区合并成立安龙公社。,1961年复为文龙区,1968年改公社,1984年改区,1988年改乡。位于县境西北部,为286.3平方公里,人口1.8万。弥宁公路纵贯乡境,各村公所均通公路。辖龙街、文录、三岔河、帮崴、邦迈、勐涝、义昌、会良河、瓦罐窑、下瓦伟、瓦伟、中山12个行政村。经济类型为农业,以玉米、稻谷、小麦种植为主,经济作物有茶叶、核桃、油桐、板栗等。畜牧业以猪、黑山羊、黄牛为主。

荣誉排行:

2024年3月,文龙镇入选2024年云南省卫生乡镇名单。

历史沿革:

清乾隆元年(1736年),实行乡支保制,乡下设支,支下为保,保下为甲、牌,境内设置情况及辖境不详。

清宣统三年(1911年),成立景东自治公所,分设议事会与参事会,文龙属景东自治公所。

民国初年,仍属云南巡按使腾越道,袭称景东直隶厅。

民国四年(1915年),景东直隶厅改为景东县,属云南省普洱道。

仍实行区段制,文龙属上北区一、二段。

民国十九年(1930年),段改乡镇,设文龙乡;次年,景东实行区乡制。

文龙

+查看详细文龙镇历史沿革>>

墨江北回归线标志园
龙街村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以原驻地龙街得名。因逢辰、戌日在此集市,故名龙街。…[详细]

文录村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傣语地名。原名蛮录意为水淹过的寨子,民国中期改为文录。…[详细]

三岔河村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地处老仓、新庄、邦别三条河相汇之地得名三岔河。…[详细]

帮崴村

帮崴村隶属于 云南省 普洱市 景东彝族自治县 文龙乡,地处文龙乡西边,距文龙乡政府所在地24公里,到乡道路为土路,交通不方便,距县53.5公里。 …[详细]

帮迈村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傣语地名,原名邦迈意为新盖的窝铺,后演变为帮迈。…[详细]

勐涝村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傣语地名,勐涝意为酿酒的地方,驻地中勐涝,故名。…[详细]

义昌村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傣语地名,义昌意为小黄竹,驻地外村,故名。…[详细]

瓦罐窑村

瓦罐窑村隶属于云南省普洱市 景东彝族自治县文龙乡,地处文龙乡政府南边,距文龙乡政府所在地13公里,到乡道路为土路,交通不方便,距县29公里。东邻下伟村…[详细]

下瓦伟村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该行政村地处瓦伟河下游,得名下瓦伟。1984年前属瓦伟辖;1984年体改中,从瓦伟乡中划出9个自然村新增设下瓦伟乡;1987年改为下瓦伟村;2000…[详细]

瓦伟村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该行政村位于哀牢山一支脉的尾部,山很像一片板瓦,故名瓦尾,后演变为瓦伟。…[详细]

中山村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中山行政村辖区内有三座小山,村委会驻地位于中间一座山的半山坡上,得名中山。…[详细]

会良河村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傣语地名,会良意为红土箐,驻地硝水,故名。…[详细]

到文龙镇必去著名景点
文龙镇相关名人
文龙镇特产与美食
文龙镇民俗文化
景东县行政区划: